07年 1月暖通制冷行业热门产品供求分析
一、2007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关键词搜索分析
2007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关键词搜索排名情况
图1直观的反映出2007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8类热门产品的搜索情况。其中中央空调位于搜索排名的榜首,其次是散热器和热水器两大类暖通行业的主线产品。制冷剂、换热器属于空调配套类产品。地板采暖作为近年来日益流行的采暖方式,在采暖季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而家装市场的发展为其增添了更多的商机。锅炉是传统的供热供暖设备,采购需求一般是供热企业或是单位集体,1月份已进入采暖后期,对锅炉设备的检修、更新是其被关注的一部分因素。而排在图1最末搜索位的加湿器(包括工业的和民用的),工业加湿器应用领域窄,而民用加湿器的必备性不比散热器或热水器,用户群相应狭窄,但冬季室内环境的干燥加之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的高要求,使得加湿器成为非主线暖通产品中较为受关注的产品。
二、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散热器与热水器供求分析
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散热器与热水器三类产品供应趋势
图2所示蓝色曲线反映的是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产品的供应变化情况,总体走势是在平稳波动中上升,在1月达至最高供应量,较之2006年9月的供应小高峰增加了46%。结合图3相应的中央空调求购曲线,其同期求购量变化可理解为两个阶段,两次阶段性增长,06年7月至9月,06年10月至07年1月,这一规律与供应曲线相吻合,说明中央空调的市场在供需结构方面表现稳定。
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散热器与热水器三类产品求购趋势
图2与图3的红色曲线反映的是在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间散热器的供应与求购走势,两者均是在平稳波动中上升,不同的是供应量变化的起伏较大,从2006年12月起,供应量开始有较大幅增长,此次增长亦造成06年11月至12月期间供应量与求购量一增一降的不吻合。短暂的供大于求反映的是这一产品在该期间内总体产能的充足,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对供应商而言比较不利,将面临更大的营销压力甚至产品积压。厂商需要采取有效的调研、稳健的策略参与市场。
在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这段时间内,热水器的供求变化都比较平稳,这可能与他的常年必备性相关联,市场供应稳定。
三、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供求比变化趋势分析
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供求比指数变化趋势
图4所示为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中央空调供应量与求购量比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相对供应量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供求比在2~5之间变化,起伏较大,但并未出现过于异常的数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中央空调市场供求结构的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近年来,各大空调品牌,如特灵、开利等纷纷扩建或新建工厂,扩大产能,这势必加速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从需求角度看,2006年国内中央空调的总需求量已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据权威部门预测,中央空调的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
四、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散热器与热水器供求比变化趋势
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散热器和热水器供求比变化趋势分析
图5蓝色与黑色曲线分别表示散热器供求比和热水器供求比的变化情况,两种供热供暖类产品的相对供应量走势在2006年7月至2006年11月之间很相似。散热器是冬季采暖终端设备,每年4月和11月是企业集中生产期。如图所示,06年12月、07年1月,市场上散热器的相对供应量远高于之前月份,迎来应季销售旺季。在夏季,尤其是南方,热水器可能因为洗浴需求增加而整体供应稍高于其他季节,形成9月的高峰,在06年12月和07年1月供求比在回落后稍有回升。
五、2007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采购产品分析
2007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采购产品比例
图6反映的是2006年1月暖通制冷行业的采购情况:35%采购空调,22%采购锅炉,16%采购风机,8%采购中央空调,5%采购制冷配件,14%求购其他暖通产品。这期间,工程采购商占20%,贸易公司采购占25%,终端使用商占25%,其他采购单位占10%。
与1月份最受关注的产品相比较,中央空调的实际采购量占总体采购量的比重并不大,而散热器和热水器的采购量则包含在其他暖通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