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标识要重整空调产业(3)
但显然并非所有的空调生产企业都能面对空调能效标识如此的从容。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刘福中近日表示,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是国内外家电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将促进家电产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是否积极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是中国空调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的大事,关系到其中一些企业的生死存亡。根据能效标识的规定,目前,20%的空调产品的能效水平仍在5级以下,大部分产品的能效水平处于5级和4级水平。无锡小天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国峰就向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库存的空调主销型号基本都能达到最低能效等级,但也有少量特价机型能效标准在2.6以下,这部分机器肯定不会去贴能效等级标识去卖。
■渠道商的态度很关键
那么,即使3月1日之前生产的空调能够延迟销售到9月1日,如此巨大的库存会不会使不达标的空调在9月1日前“甩卖”呢?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认为,现在国内空调价格已经很低了,“跳水”与否将是一个“两难”选择。不过,空调市场半年内消化800万台库存,应该是可以的。而且,库存里相当部分符合标准的产品,单纯补贴标签,倒不会太难。
“关键是,渠道商的态度也很重要。即使3月1日之前生产的空调在9月1日之前可以暂时延缓加贴能效标识,但如果渠道商从3月1日就严格要求所有空调产品必须加贴能效标识,否则不准在自己的渠道里销售,怎么办?”澳柯玛空调的刘家新如此表示。
而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3月1日,科龙就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京城三大家电卖场联合发出“厂家不生产、商家不销售、消费者不购买低能效空调”的倡议。同时,京城三大家电卖场也表示,坚决抵制低能效空调。大中电器空调本部部长杨军告诉记者,2月10日前,大中电器就将能效比低于2.6的库存空调全部退回厂家。国美营销中心总经理李俊涛也明确表示,国美会坚决抵制能效比低于2.6的空调产品,严把“节能关”。苏宁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范志军也指出,拒绝采购低能效比的空调产品。
■空调生产企业面临整合
“该制度的实施,对行业来讲是件好事情,而且,从欧美国际市场来看,这也是空调行业的一个趋势,实行能效标识制度。对国内市场不仅仅是提高我国空调产品的节能水平,而且也提高了行业门槛,原来一些低(能)效的小品牌应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继续生存,现在整个行业的国家大门槛提高了,地方政府也失去了对其保护的依据,这些小品牌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样有利于行业的整合。”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如此表示。
“应该说,新的空调能效标准的推广需要国家相关机构、厂家、销售商的共同推广,目前消费者中还有一些对能效标识不太了解,随着推广工作的逐步深入,贴牌的产品会成为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对象。但是,包括澳柯玛在内的所有空调生产厂商都面临一个重新进行产品定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很难决断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能效标识处于什么位置的空调最好销售的问题,是1级最节能的好销,还是5级入门级的产品由于价格相对低廉好销售一些,还是处于中间的三四级的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好多空调生产厂商都心里没底。而这种迷茫的产业思想,正是产业融合的前奏。澳柯玛空调一方面积极对市场进行跟踪研究,一方面通过木质空调打差异化竞争战略,也不会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去牺牲利润大打价格战,一向走得比较稳。我们认为,在今年的空调产业整合中,不一定是大鱼吃小鱼,很可能是快鱼吃慢鱼。”澳柯玛空调的刘家新部长表示。
无锡小天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国峰也表示,由于空调行业持续数年的恶性价格竞争使市场价格已跌至谷底,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行业价格未见反弹,大部分企业已无力再发动新的价格攻势。随着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行业所有品牌(包括一线品牌)目前正在销售的特价(或低价、行业价格战的主要机型)机型都未达到最低能效标准,下一步该怎么走?高能效产品的价格是否被消费者接受?市场监督制度能否有效贯彻、违规标注能否得到监督?事实上是行业各品牌间都在互相观望。随着行业洗牌的深入和市场需求的稳定,未来存活于市场的只会是那些能创造利润的品牌而非仅仅能打造规模的品牌。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