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价格没谱,收多少钱才算合理?
至于是“按面积收费”还是“计量收费”,这位人士表示,小区居民有选择权,物业应当和小区居民协商解决,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而庐阳区新华文景苑小区出现的“罕见”情况,物业公司的桂女士说,目前物业公司已经和合肥热电集团进行沟通,希望改变供暖的计费方式。
看着窗外的大雪,享受着家中的暖气,会不会觉得很惬意呢?可最近省城银杏苑小区内张贴的一纸物业通知,却让准备享受供暖的居民愁眉不展,原来,物业通知,今年小区供暖价格又要涨价了,一平方米收费25元,这个价格比市政供暖的17.5元/平方米多出了7.5元/平方米。
而在庐阳区新华文景苑小区,许多居民今年都不准备使用暖气了。因为小区使用的暖气采取流量收费,很多人家一个月下来的供暖费用达到3000元。
供暖关系着千家万户,而计价方式千差万别,究竟如何处理,才更合理呢?
供暖价格为嘛年年涨
储女士家住银杏苑,房子有一百三十多平方米,储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小区不是市政供暖,是物业自己供暖的。细心的储女士保留了近两年来的供暖缴费收据。2007年,储女士家的供暖价格跟市政供暖的价格差不多,也是按照17.5元一个平方米的价格标准计算的,三个月供暖下来,供暖费一共二千多块。
2008年冬天,物业说供暖要涨价,一下子要涨到30元,在小区业主的抵制下,最终是19.5元一个平方米。这一次,2009年供暖又要开始了,小区物业贴出了通知,又要涨价,今年供暖价格涨到25元一个平方米,储女士算了一下,按照她家的面积计算,今年的供暖费用要花上三千多,比2007年要多出一千块。储女士说,这个供暖价格太高了,还不如开空调。开空调,三千块钱,相当五六千度电,哪用得完啊!
如何计费需双方协商
合肥市政集中供暖的一位人士介绍说,目前合肥市的供暖方式有市政集中供暖和非市政供暖两种,计费方式也有两种,分别是按面积收费和计量收费。他说,目前由于煤炭价格有所上涨,供暖的成本也略有提高。有些小区采取自行供暖的方式,由物业统一收取费用,价格和市政集中供暖的收费标准有差别。这位人士表示,由于市政集中供暖涉及的范围很大,所以纳入政府市场定价管理范围之内,而自行供暖的小区由物业收取费用,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价格可能高一些,不好评价。”
至于是“按面积收费”还是“计量收费”,这位人士表示,小区居民有选择权,物业应当和小区居民协商解决,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
而庐阳区新华文景苑小区出现的“罕见”情况,物业公司的桂女士说,目前物业公司已经和合肥热电集团进行沟通,希望改变供暖的计费方式。合肥热电集团客户服务热线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一个小区一般只能采用一种计费方式,选择了其中一种计费方式后,譬如“按流量计费”,可以更换成“按面积收费”,但只能更换一次。
按流量收费才最合理
“我们家的房子是2006年买的,从入住的那年冬天开始,我们的暖气费用就是按照计量的方式缴纳的。”家住闹市区的陈先生说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收费方式。“计量收费比按面积收取费用要划算多了!”陈先生说,在客厅看电视,卧室和其他房间就不需要开暖气了,同样,晚上睡觉只需要开卧室里的暖气就可以。“如果按面积计算暖气费用的话,不管你几个房间开暖气,都要收取那么多的费用,这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银杏苑的储女士也认为,按照面积供暖,大家就不心疼,就算平时没人在家,暖气也照样开着,十分浪费,而且大家都这么干,还是自己花冤枉钱。
陈先生说,由于平时比较节省,去年一个冬天,他们家一共只缴纳了600多元的暖气费用。既替自己省了钱,也为国家节省资源。
当然,不是所有的小区居民都倾向于“计量收费”。住在新华文景苑小区10幢的张大爷说,当初他们小区供暖时,热电集团的人说,只能按热量表计费,结果这个费用很高,远不如按照面积计费省钱。
供暖成本也要公示
“虽然非市政供暖的价格,物价部门没有定价权,但作为小区物业应该将成本一道公示,接受业主们的监督。”合肥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的工作人员表示。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冬天市政供暖中,居民住宅供暖价格抄表到户的热计量表供暖价格为0.35元/千瓦时,按面积直接计量到户的供暖价格为每季度(3个月)17.5元/平方米。对于像银杏苑这种自行供暖的小区,如果供暖价格需要调整,要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并且应该将成本也一道公示。
供暖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这种自行供暖的小区应该提前制定好合理的供暖方式,需要改进技术的也要提前改进,一味地靠涨价来弥补成本压力也是不科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