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投资有望“升温”
市民盟酝酿议案 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委员会负责人李敬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每年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提供一件议案,今年的题目就是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今年高温,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越发显露出来,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处于亚热带地区的深圳,是光照的二类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太阳能产品运用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发电设施、热水器、庭院落灯、路灯、电话亭、公共汽车亭、公共厕所、报刊亭、广告牌、路口行车指示灯等,也就是说许多城市公共设施都能够使用太阳能产品。 庭院灯、电话亭、广告牌、报刊亭在深圳已有个别使用,节能效果非常好。从成本上来说,一般10年节省的电费就抵销了设施建设的成本。并且这不包括一般配设施建设时铺设电线的材料及施工成本,没有算进电力增容的费用,当然如果把国家投资电厂和电网的费用算进去,太阳能设施的相对成本更会大大降低。
太阳能产品使用率攀升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中指出,利用太阳能获取电力已成为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能量补给方式。 报告说,1990年以来,全球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市场销量以平均每年16%的幅度递增,目前总发电能力已达800兆瓦,相当于20万个美国家庭的年耗电量。 另据媒体报道,到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预计将达到惊人的438亿元,成为市场中的“新宠”。
深圳太阳能投资曙光初现 可喜的是深圳太阳能产业投资基础比较好,随着相关产品运用量的增长,深圳太阳能产业投资有望进入崭新阶段。 被称为“阳光产业”的太阳能行业有两类产品:光电类产品——以太阳能电池为主;光热类产品——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 深圳的太阳能电池产值达4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1/4,产品大多出口;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年均增长30%至50%。深圳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已经露出了“曙光”。 深圳创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介绍,太阳能板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原料,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目前深圳已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在非晶硅太阳能方面,全国有4家企业,深圳占3家。其中创益和日月环的弱光型非晶硅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宇康是国内最早引进强光型非晶硅太阳能产品生产线的两家企业之一。在单晶硅方面,珠三角地区占了全国的70%以上,深圳也有珈玮、能联等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供应太阳能电池板,有不少企业生产庭院灯。世界上接近一半的太阳能庭院灯产自珠三角地区,深圳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太阳能市场尚需政策指引 清华深圳建筑设计院的罗先生指出,深圳及国内一些地区太阳能设施用得不多,主要缘于人们对太阳能的了解、认识不足,只图眼前的短期效益。制约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市场。 与传统能源相比,使用太阳能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要想把价格降下来,就只能扩大市场规模。有人估算,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场每扩大一倍,产品的成本就会下降一半。 问题是怎样推动太阳能产品的市场,如果仅仅依靠企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从政策上予以扶持,并实施太阳能项目计划。 罗先生介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鼓励利用太阳能的政策与计划。德国、英国、美国等都规定政府的公用办公建筑必须使用太阳能材料,安装太阳能系统。日本则制订政策,所有使用太阳能的家庭和单位,所使用的正常电费全部以低峰低格收费,家庭和单位太阳能可以并入正常电网,如果供别的地方使用,也将获得电费收入。
深圳鼓励使用太阳能 2003年7月,《深圳市推动节约能源工作实施方案》经审议通过,主要内容如下: 从深圳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含工厂、商场、宾馆酒店)中选取100家,启动深圳市百家用电大户节能行动。 加大对节能项目的贴息支持力度。将贴息规模从目前每年500万元增加到800万元,动员各有关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积极参与,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前期介入。贴息重点向百家用电大户倾斜。 制定政府机构用能标准。在过去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推动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规划、政府机构用能标准及管理规范,争取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对深圳政府机构及财政支持单位全面实施节能改造。近期以路灯、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单位为主,改造内容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培育节能专业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行市场化节能机制,培育节能专业服务公司。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带资为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节能的能源费用回收投资取得利润。通过鼓励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促进节能产品、节能设备生产企业的成长壮大和节能机制的形成,带动整个节能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大力开发再生能源。在推动合理用能的基础上,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适时推出可行的优惠政策,推动我市太阳能的普及应用。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太阳能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