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臭氧淘汰ODS
2003年09月1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制冷行业淘汰CFCs(氯氟碳类物质)
我国实施淘汰ODS(对臭氧产生消耗的物质)行动最早的行业——制冷行业,目前正在准备三个子行业的整体淘汰项目,以便在制冷行业实现CFCs(氯氟碳类物质)的完全淘汰。
随着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活动的进一步深入,行业整体淘汰方式由于其执行的高效率和灵活性而逐渐取代单个项目,成为了ODS淘汰活动中的主要项目执行方式。
现在工商制冷行业是CFCs消费量较大的行业之一,2000年CFCs消费量(包括新生产和维修)约占中国CFCs消费总量的18%。根据1995年“工商制冷行业CFCs物质逐步淘汰战略研究”,我国政府共向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申请24家企业的生产线改造费用,其他企业的CFCs消费由政府自行出资进行淘汰。
而同时在家用制冷(部分冰箱、冰柜也是使用ODS的大户)的范围内,国内生产的80%以上的冰箱、冰柜已经停止了氯氟碳类物质的使用。国家环保总局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已经准备好制冷行业整体淘汰CFCs计划(冰箱、冰柜部分)。行业整体淘汰计划包括了10个企业的改造,共可淘汰CFCs约1200吨。
2004年新产汽车
安装绿色空调
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执委会于1998年11月批准了《中国汽车空调行业氟里昂整体淘汰计划》,全行业总计获得770万美元赠款。根据计划要求,中国汽车空调行业于2001年底完成了CFC-12(氯氟碳类物质的一种)的替代技术转换;从2002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汽车将停止装配CFC-12汽车空调器。
我国汽车空调行业所开展的ODS替代活动,主要是在行业机制下对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到2004年,我国新生产的汽车都将装上没有氯氟化合物的空调。
淘汰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产品中有很多都包括ODS物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塑料产品用途广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沙发、床垫以及石油和其他一些热力管道、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材料都得用到泡沫。2000年底,泡沫塑料行业采取单个项目和伞型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准备了163个替代项目,获得多边基金赠款8400万美元,已经淘汰了ODS15139吨。
烟草行业全面拆除
破坏臭氧层旧装置
在2000年3月召开的第30次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上,《中国烟草行业CFC-11整体淘汰计划》获得批准。该计划的淘汰目标是:自2001年1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在中国烟草行业中全部淘汰CFC-11作为烟丝膨胀剂的使用。该计划将总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潜值(ODP)1090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成立的烟草工作组,正在加紧淘汰CFC-11作为烟丝膨胀剂的使用工作,工作组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拆除烟草行业现有氟里昂(CFC-11)烟丝膨胀装置。该工作组分别组织进行了重庆、长春、杭州、毕节、铜仁5家卷烟厂的氟里昂(CFC-11)烟丝膨胀装置拆除工作,拆除此类装置共计7套。最终至2006年,要拆除所有73套氟里昂(CFC-11)烟丝膨胀装置,实现总体淘汰目标。
我国政府积极开展该项目的技术援助活动,包括召开行业大会,就烟草行业CFC-11淘汰工作的意义、行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并通过相关报刊、杂志向企业及全社会积极宣传烟草行业在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活动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清洗行业通过招投标减少ODS
中国清洗行业包括电子、邮电、航空、航天、轻工、纺织、机械、医疗器械、汽车、精密仪器等所有使用ODS作为清洗剂的企业;行业计划中ODS清洗剂,是指用于清洗或其他用途如干洗、涂改液等的三氯三氟乙烷,而不包括这三种物质在化工原料和化工助剂中的使用和消费。清洗行业淘汰ODS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行业计划的整体淘汰目标是2006年1月1日前全部完成ODS的淘汰。
在清洗行业近几年来淘汰ODS项目招标活动中,共有16家企业(受益企业)中标,其中包含液晶、压缩机、电真空等几个不同的子行业,共获得3416万元人民币的合同赠款。
哈龙产量大幅削减
哈龙是英文“HALON”的译音,是一种灭火剂的名称,我国生产和消费的哈龙种类主要有两种:哈龙1211(一溴一氯二氟甲烷)和哈龙1301(一溴三氟甲烷)。由于哈龙具有即清洁又安全的特性,在淘汰之前,被大量用于计算机房、博物馆、舰船和飞机等要害场所。2001年全国哈龙生产量已从1997年的11000多吨削减至3317吨。
1997年11月,第23次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到2010年截止。其中第二阶段为2001年-2005年。这是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的第一个行业ODS淘汰计划,也是我国政府执行的第一个行业ODS淘汰计划。它的批准标志着中国的ODS淘汰由单个项目到伞型项目,再进入行业整体淘汰阶段。
早在1999年,我国就利用哈龙淘汰节余资金,开始在广东佛山电化总厂建设一条年产3000吨ABC干粉灭火剂生产线,该项目现已开始正常生产和销售,生产出的干粉灭火剂可以替代一部分哈龙的使用。现在科技企业所开发的哈龙灭火器的清洁替代品只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在我国使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绝大多数都是碳钢灭火器,十分笨重,使用也不方便。
另外,我国还在广东番禺设立了储蓄能力为500吨的广东哈龙回收中心,该中心的关键设备都由国外进口,运转顺畅。根据我国政府的统一安排,截至2002年年底,该中心已经回收储存了200吨的哈龙。
鼎鼎大名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据美国《纽约客》杂志报道,如果世界上鼎鼎大名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能在全球全面顺利地执行的话,臭氧空洞将在2050年“愈合”,臭氧层将得以复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测算,从21世纪开始到下一个20年,将是臭氧层最大的消耗期。而科学观测表明,在低层大气中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浓度自1994年已持续缓慢下降,而CFCs替代品的浓度则不断上升,这证明《蒙特利尔议定书》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已初见成效。
在1992年召开里约地球峰会的前5年,也就是1987年9月,24个国家签署了一个著名的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议定书》体现了3个原则,都是前所未有的创见,也是5年后179个国家在里约地球峰会上一致同意的原则,即:预防手段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在这个协议的倡导和组织下,全球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氟氯碳(CFCs)总消费量已由1986年的110万ODP吨(衡量消耗臭氧层能力的单位,ODP意为“消耗臭氧层潜能值”)下降为2000年的10万ODP吨。发达国家已基本停止了CFCs的使用,在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不允许使用回收的CFCs。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继1999年首次减少后,2000年持续减少,仅为1986年的49%。
对臭氧层造成损害的化学物的替代品开发和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根据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经济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议定书》规定日程而所实施的淘汰,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议定书》还成功地实践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不仅表现在为发展中国家预留了10年的淘汰宽限期,而且建立并运行了旨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务和技术支持的实施《议定书》多边基金。截至2002年8月,该基金已成功地向130多个国家的4000多个项目提供了12亿美元的赠款,用于淘汰22万ODP吨消耗臭氧层物质。
链接
什么是“ODS”
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会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英文名称为OzoneDepleting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通常认为ODS包括下列物质:氯氟碳类物质(CFCs)、哈龙(Halon)、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等。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