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点中助力地暖升级 推动行业发展
5月7日上午,在2009中国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颁奖典礼(以下简称“颁奖典礼”)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颁奖嘉宾被偶然看到的场景深深地感染了:整个会场不仅没有一个人离席,而且最后一排的两个凳子上,居然坐着3个人。并且,包括这3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与会人员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主持人的讲解。
对参会人员中途“溜号”现象司空见惯的这位嘉宾感慨地说:“会议能组织到这个份上,真不简单。”
在本次颁奖典礼上受类似情景感染的还有参会的企业代表。这次颁奖典礼刚刚结束,几乎所有与会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对本次盘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完美落幕!”“不论是盘点结果的公正性,还是颁奖典礼的完美性都值得称赞!”“今年的盘点活动比去年组织得更细致、更科学、更具感染力!”……
众人对盘点活动的认可,使《中国建设报》的工作人员颇感欣慰,因为他们清楚,有了这种认可,他们就可以继续有效地发挥媒体优势,为促进地暖行业的融合、汇聚地暖行业的力量、推动地暖行业的升级作出贡献。
记录发展历史汇聚行业力量
盘点活动是对历史的记录。因此,盘点活动能否抵挡利益的诱惑、排除人为的干扰,总结出忠实于历史的结果,是盘点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此,《中国建设报》2009中国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组委会(简称“组委会”)从一开始就努力制定了细致的规则和要求。
组委会在总结2008年地暖盘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了专家评审的评分比重,并制定了防止评委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细则。为了确保专家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组委会在这次盘点活动的专家评审环节分别采取了两种考评办法对评委的评分进行了合计,结果发现,两种考评办法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验证了本次专家评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对于在评选总分中所占比重只有10%%的网上投票部分的考核,组委会不仅从一开始就设定了“每个IP地址每天只能对某位候选人投一票”的规定,而且制定了“只有写下支持理由才能投下一票”的规定。在对网上投票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的过程中,组委会对那些在同一天内通过不同的IP地址以同样的支持理由所获得的投票进行了人工干预,尽最大努力确保了网上投票所占分值的“含金量”。
面对这次盘点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不少地暖人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中国建设报》2008年中国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简称“2008年盘点活动”)在我国地暖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国家级媒体对我国地暖行业的首次盘点,2008年盘点活动在当时的地暖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最终获评为2009年中国地暖行业的十大新闻事件之一;该年度评出的首届地暖行业十大风云人物不负众望、以身作则,为促进地暖人的团结树立了榜样;该年度评出的地暖行业细分材料领域领军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为提升相关地暖产品的总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举足轻重轻重的影响。因此,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建设报社仍然会借助盘点活动的影响,为促进地暖行业的融合、汇聚地暖行业的建设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经验教训助力地暖升级
年度盘点是对历史的总结。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己任的《中国建设报》显然不会满足于将盘点活动仅仅局限在“记录”的层面。正如参会嘉宾所言,中国建设报社组织的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我国地暖行业由小到大、有弱到强变化的足迹,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盘点过程中总结地暖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而促进我国地暖行业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地暖行业在整个住房和建设领域内既是一个发展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朝阳行业,也是一个市场待规范、标准待完善、技术待提高、规模待扩大的弱小行业。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惟一一份综合性日报,《中国建设报》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推动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任。中国建设报社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要在地暖行业中组织年度盘点活动,就是要通过评选出地暖行业的年度事件、年度品牌、年度人物的形式,引导地暖行业从业人员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在地暖行业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团结进取、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同时借助《中国建设报》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主流媒体的优势,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扩大地暖行业在城乡建设、工程建设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中的影响力,最终达到推动中国地暖行业做大、做强的目的。本报记者陈进周
■链接
地暖行业年度盘点(简称“地暖盘点”)活动是由《中国建设报》发起、策划和组织的公益性盘点活动。“《中国建设报》‘柯耐弗’杯2008年中国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开了中国地暖行业发展历史上由国家级媒体全面、系统地对地暖行业进行年度回顾和盘点的先河。
2008年的地暖行业盘点共评选出了2008年中国地暖行业十大新闻事件、2008年中国地暖行业十大风云人物、2008年中国地暖行业细分材料领军品牌。
2009年中国地暖行业年度盘点活动共评出了2009年中国地暖行业十大新闻事件、2009年中国地暖行业十大风云人物、2009年十大感动地暖行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