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节能冰箱项目推动行业发展
2003年07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据悉,GEF节能冰箱项目开展2年多来已取得丰硕成绩。根据该中心统计数据,到2002年底,项目参加企业的产品有90%为节能产品,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增加了60%。而且高能效产品的型号和所占的比重均有大幅度提高,许多企业都开发和生产出了多种型号的节能冰箱产品。
冰箱作为一种普及的家用电器产品已走入了大多数城镇居民家中,成为家庭用电的的主要消耗品,其节电性能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国内冰箱企业开展冰箱的节能技术研发工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部分国内冰箱制造厂的领导者就深切体会到开发节能产品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着手研制节能冰箱。但由于受到当时冰箱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零部件产品技术水平的制约,设计人员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是增加冰箱箱体绝热层的厚度。这种措施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与具有相同内容积的冰箱相比,其外尺寸较大,要多占用一些空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冰箱生产企业与国外同行的交往随之增多,再加上国际上各个著名的家电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产品的研发部门迁至中国大陆,这无疑推动了国内的部分企业包括一些三资企业在冰箱节能设计中逐步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进一步促进了冰箱制造业整体产品节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新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应用于冰箱的设计;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不同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中,不仅不同品牌的冰箱之间产品的能耗水平相差较大,而且就某些企业而言,其先后不断推出的产品的节能效果变化也并不明显。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有一些企业虽然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进行开发设计和生产高效节能的冰箱产品,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迫于同时受到的高制造成本和低销售价格两方面的压力,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针对部分型号产品的节能水平而作出维持现状的无奈选择。
第二,一些企业的设计人员对于从理论的角度如何改进冰箱的设计以达到产品节能的目标非常清楚,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产品综合设计能力,因而在运用冰箱节能技术的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例如,针对某一台特定的冰箱样机,究竟采用哪一种节能方法能够实现生产成本最低而节能效果最佳的双赢目标,设计人员缺乏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第三,还有一些企业与其他同行相比,其生产工艺的控制水平略显不足,即使采用与其他企业同样的思路设计产品,使用同样的材料和部件组织生产,但由于存在制造水平的差异,导致制造出来的冰箱产品从外观到性能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仅仅在技术的范畴内是无法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而第二和第三种情况则是可以通过技术培训等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面对节能冰箱广泛市场化的阻力,企业普遍感到了压力。 面对企业迫切希望提高产品节能技术水平的需求,“中国节能无氟冰箱广泛商业化的障碍消除”项目在中国开始实施了。该项目中专门安排了针对冰箱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消除在节能冰箱开发中所遇到的技术障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GEF中国节能冰箱项目信息中心介绍,该项目面向企业冰箱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ERA冰箱设计软件培训。 ERA软件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总署冰箱分析程序的简称,主要用于评估冰箱箱体结构和制冷系统调整后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能根据各项设计参数从理论上计算冰箱的耗电量指标。该软件自20世纪70年代开发至今,其计算结果一直被美国能源部在修订冰箱能耗标准时作为确定能耗限定值的重要理论依据。此项培训由该软件的原创作者里查德·马利安博士担任主讲教师。国内18家电冰箱厂和4家冷柜厂派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活动。在培训班上,学员们系统学习了ERA软件的使用方法,并针对中国冰箱的特点,与主讲教师马利安博士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该软件进行冰箱能耗计算和制冷系统优化的方案。通过培训,学员们掌握了一种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评估产品设计效果的实用工具。学员们普遍认为,ERA软件的培训为今后国内冰箱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能耗优化设计及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奠定了基矗
二、选择冰箱节能技术优化方案强化培训。国内18家冰箱厂和5家冰柜厂派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活动。该项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使企业技术人员在学习和掌握ERA软件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从制冷系统的匹配、绝热材料的应用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冰箱试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降低冰箱能耗的途径。在培训班期间,各位教授和专家重点讲解了目前国内外制冷界对冰箱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各种实用的冰箱节能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对冰箱进行制冷系统优化、制冷部件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为企业技术人员掌握降低冰箱能耗优化设计方法,拓展了思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赴美冰箱设计强化培训预备班。美国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系环境与能源工程中心主任Reinhard Radermacher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国内16家冰箱厂中被选定即将赴美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都参加了培训活动。预备班讲习期间,Radermacher教授向学员们讲解了如何从多种路径提高冰箱的节能水平的方法。他还运用在美国冰箱制造业内广泛使用的EES软件,以中国国内冰箱为对象详细地分析了因冰箱设计参数变化从而导致产品节能效果发生变化的多种实例。在预备班结束时,来自于冰箱厂的绝大多数学员已经初步形成了改进或分析自己设计冰箱的新思路。这些学员独自完成了改进冰箱的工作计划,而这些计划也得到了Radermacher教授的首肯。最后,每个冰箱厂的学员还与教授共同选定了各自准备改进设计的一种试验样机。这些冰箱样机于海外强化培训前,被运到了马里兰大学的制冷试验室。
四、赴美冰箱设计强化培训班。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承担了冰箱设计海外培训计划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国内的16家冰箱厂共派出了24名设计工程师,分4批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了此项活动。虽然该项培训仅仅是GEF项目文件中策划的针对冰箱厂工程师的多项技术培训活动之一,但毫无疑问,这项活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项培训计划,基于指导教师和学员共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每一位学员不仅明确了如何针对自己原开发的样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的方向,还学到了许多针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技巧;每一位学员都学会了运用EES软件进行一些制冷循环系统参数的计算,并针对制冷系统的某些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同时还通过将实测参数与该软件设计计算参数的比较得到一些有用的结果。
在美国参加强化培训班期间,除了围绕着从国内带去的冰箱样机进行的测试和优化改进工作外,学员们还走访了美国著名的UL试验室、参加了普渡大学的制冷与压缩机学术年会等活动,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思路,不再是仅仅为了测试和改进“这一台”冰箱样机,而是学会了尝试着从全新的角度探求各种节能方法,努力寻求适合于本企业产品的技术改进路线,最终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实现了GEF项目规定的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对现有冰箱样机进行改进的工作实例达到产品节能优化设计和为中国的冰箱企业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人才的双重目标。特别是当这些学员返回各自的企业后,还可与同事们共同分享培训的成果,使项目培训的成果最大化。 上述各项以提高冰箱企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产品设计能力为宗旨的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表明: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优化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改进自己原有设计节能产品的方法。在这些系列培训中,每一位学员都经历了“理论—实践—思考—改进”的过程。这种“改进”不仅仅是产品节能水平的提高,也包括了设计人员思路的拓展和理念的升华,这也是培训工作能够取得较大成果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GEF中国节能冰箱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冰箱产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冰箱生产企业而言,要提高冰箱的节能水平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GEF冰箱项目安排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活动为企业大力开发和生产节能冰箱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小环境。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压缩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