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工业余热变身城市采暖新热源
低品位余热,因其能量品质低、不被人重视,大多成为废热。如今,这样一种不为人熟知的能源,正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已运行了两个采暖季的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在为百姓提供绿色供暖的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着城市的呼吸。
余热供暖,改善城市呼吸的良方
丽景湾小区,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的一个用户。该小区供热面积有8万余平方米,采暖时,主管网输送来25℃左右的温水,根据天气状况,在小区供热泵站内将低品位余热提升到45℃-50℃,然后通过小区循环水泵送入各家各户。“因为热泵的能效比可以达到1:5,因而这种升温方式比单纯的电加热要节省几倍的电能。”该供热项目的运营方石家庄国融安能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罗鹏介绍。
根据国融安能公司的规划,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采用热泵等先进技术,收集周边工业企业工艺循环水中的余热,来解决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2115万平方米的建筑采暖。全部实现后,相当于建设了4×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同等规模的供热面积,与热电联产供热项目相比,可以节省土地630亩,年可节约标煤54.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3.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668吨。节能减排的同时,作为热源的工业企业还能将余热变废为宝,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
变废为宝,众多工业余热待利用
“这个项目被住建部列为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在2012年5月开工建设,随着今后各小区陆续交房,预计三年内工业余热供热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目前我们公司正在与格力集团等大型热泵生产企业进行合作,针对该余热供暖项目进行深度研发,几年后可提供2115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尹红卫对未来信心满满。
在我国,一方面,石化、水泥等众多工业企业产生的低品位余热被白白扔掉,浪费能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在北方冬季采暖中,巨大的城市供热需求要靠燃煤来实现,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因此,将低品位余热变废为宝,对优化我省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像这样收集低品位工业余热为建筑群供热的项目在国内还不多见,实施类似项目,首先要有稳定的热源。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及周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除了有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外,还有金石化肥等二十多家工业企业。罗鹏介绍,尽管该基地及周边工业余热量很大,但目前开发利用量却很小。由于受供热区划的影响以及利用余热供暖的相关政策不明确,这一供暖方式推广起来并不顺利。
增温电价,期盼出台政策扶一把
将低品位工业余热变废为宝,用于供暖,在大气污染治理的高压态势下,可以缓解天然气供需紧张的局面。但是,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企业期盼着能够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电价直接制约着项目的进展,我们盼望着有关部门对工业余热供热项目的用电价格进行明确,也希望加大对新建小区电网的建设力度。电力配套设施完善了,这种供热方式推广的速度才会加快,节能减排效果才能更明显。”尹红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