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器产销趋势分析与预测
2002年08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眼下不论是报纸上、还是电视上,空调降价的广告触目皆是,今天是“大中”大降价,明天是“国美”大促销,这些现象让人们联想起去年彩电价格战,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今后空调市场将如何发展?价格战是否延续?空调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空间仍具潜力
我国空调生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由1991年的63万台,增加到2001年的2313万台,以平均每年43.4%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中国空调器产业已经拥有了占世界空调器近一半的生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家用空调器的第一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01年空调器生产继续保持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势头。全国共生产房间空调器2312.88万台,比上年增幅达28.7%;销售量达2267.2万台,年增长1.6%;产销率为98.1%。今年一二月份累计全国共生产房间空调器365.6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4.2%。
纵然有如此大的数量和如此快的增长速度,但目前我国空调器在城市的拥有率水平同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相比不能算高。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空调器每百户拥有量由1997年的16.3台增加到2001年的35.7台,仅为电冰箱拥有水平的一半;农村居民由0.21台增加到1.51台。近几年由于空调器价格的不断降低,其价位已基本和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必然促进空调器的需求。加上广大农村空调器的拥有率水平更低,还处在起步阶段。从需求总量上看,空调器仍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从产业发展时间上分析,电冰箱、洗衣机行业大约用了12-15年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如果我们把1991年作为空调器行业的起步,按此类推,到2004-2007年间,我国空调器行业将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稳定期的空调器市场国内容量为2000万台左右,国际市场在600万台至800万台之间,所以我国空调器市场可能在2600-2800万台左右达到稳定期。2001年空调器总产量已超过2300万台,2002年估计能达到2450万台左右。
国内空调器市场能有一个稳定期的客观条件还在于,长期以来,空调器销售受到安装条件和环境的制约。由于客观存在的住房条件限制、楼房电源配置容量有限和地区电网负荷难以承受等问题,空调器进入家庭的渠道不畅。在国家富民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近几年来,一系列启动内需的项目,包括城镇新建住房、老城改造、电网增容等等,促进了家用电器产品的普及,更为家用空调器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近5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速度加快:每年建房总量都在12.13亿平方米,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各大城市,新居装修安装空调的比例超过70%。同时,全国城市电网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2000年全国城网高压配电网增加30%-40%的供电能力,停电、限电越来越少,空调器入户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渴望改善家庭生活环境的心态,使空调器成为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全面进入家庭之后的主要“后续大件”。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从长远来说,空调价格水平的下调不可避免,主要原因,一是空调器行业特点是需求弹性大,而供应弹性小,很难平衡供求关系。这几年虽然总的趋势是空调器行业在快速发展,但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和气候异常,就可能出现需求萎缩现象,或者是增长速度减缓。二是空调器行业发展潜力逐渐减小,使企业竞争压力增加。过几年空调器行业将逐渐结束高速发展期,步入成熟期,行业发展的空间将逐渐缩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三是目前国内的空调行业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改变,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是导致厂家、商家的竞争手段基本雷同的主要原因。虽说空调市场需求逐年增长,但国内几百个品牌挤在一起会很快淘汰一批,重新洗牌。因此,空调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空调市场价格战将难以避免。
另外从空调器的利润空间讲也仍然具备打价格战的条件。据了解,目前空调产品是国内除小家电外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利润家电行业之一。一些空调的主营利润可能在2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据奥克斯公司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空调在整个家电行业中利润空间较大,大部分利润在20%以上,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家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虽然空调器行业同以前相比,利润水平已大幅度减少,但行业平均利润还是高于电冰箱、洗衣机行业。但未来几年,随着竞争的加剧,空调器行业将很难保持目前的利润水平,前几年空调器行业处在快速发展期,绝大部分企业都从中获得了收益,但随着空调器行业逐渐转入平稳发展期,行业的利润水平下降,行业的重组将成为必然。可能在三至五年内,随着整个空调器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空调将进入微利时代。产业利润空间的缩小,将降低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品牌中,国产品牌的价位要远远低于国外品牌,相差约1000元左右。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关税的降低,洋品牌将可能大幅调低价位,届时多数国产和国外品牌的价差将仅差二三百元,这将使国产品牌的国内市场销售受到挑战。此外,由于国际市场近年来正在进行制冷机中破坏环境的氟利昂代替物的开发,我国空调器产品的这一过渡尚未跟上国际市场的步伐,产品技术含量将成为弱项。因此,对于空调生产厂家来说,加强技术开发,促进产品尽快更新换代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从中长期市场发展看,我国空调器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要使空调行业健康发展,从现在起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必须未雨绸缪,给行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多留一点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同时,空调业必须加速整个产业链升级才能迎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挑战。
--摘自《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