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最早的环保空调——“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2014年06月03 09:03:00 来源:制冷快报
制冷快报讯: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席卷北方,多地气温将创下历史同期极值,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温将直逼40℃。天气这么热,还好我们现在有空调帮助我们抵抗酷热。而在此之前,古人是怎样度过炎炎夏日的呢?其实,早唐宋时期,古人就发明了抗暑的装置——凉殿,只是由于物力所限,没有全民推广。

据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介绍,唐宋时期,避暑纳凉已成为皇家宫廷、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早在我国唐代,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这应该就是当时的空调房了吧。

正如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刘禹锡的《刘驸马水亭避暑》一诗中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而杨国忠更是异想天开,试图每个夏日都造一座冰山来避暑。到了宋代,高官显贵纷纷效仿,建立起私家避暑的“空调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新鲜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有丝丝鲜花香气使人精神愉悦。

对于宋朝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夏日里的避暑之法主要就是到山水之间游玩或是勤洗澡,还有就是喝冷饮吃冷食品解暑降温了。宋朝成立不久,宋政府就比较重视防暑工作,公元962年成立了“冰井务”,专门负责制造研制解暑降温的冷食品工作。《宋朝会要》有记载:“建隆三年,置冰井务。”

直至明代,“空调屋”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有过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这“霍都别墅”比之现代来说,降温的效果更好,也更具有流通性。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