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作坊产品盲目冲击市场
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份,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包括销售量)接近50%,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80%。而在3月份,三菱电机、日立、松下、三星、LG等外资品牌空调的价格虽有所下调,但总体销量并没有明显增长,所有外资品牌总体市场占有率仍不到20%。
然而,虽然国产空调品牌在市场上日渐占据绝对优势,但消费者对整个空调市场的质量状况的不满意情绪也有所增加。其中,消费者对空调的售后服务质量表示最为不满。北京市工商局和消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每年夏季消费者对空调投诉的重点。
业内人士指出,在空调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出现消费者对空调产品质量、服务不满意度增加的现象,表明空调产业的发展尚缺乏有力的监控,同时他警告,如果空调业陷入粗放发展的局面,将对全行业带来严重打击。众多实力不足的小企业和杂牌企业的加盟被业内认为是导致空调业出现混乱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现在空调行业存在两大阵营,一类是消费者熟知的主流企业,他们通过正规的经销商进行销售。另一类则是一些“机会性小厂”,他们每逢冬春两季就开工生产,制造大量无售后服务的短期品牌产品,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一些不正规的经销商推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空调生产企业明显增加,前四个月国内新加盟空调生产的企业数目已超过去年全年。在目前我国400余家空调生产企业中,小企业和杂牌企业占了相当比例。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过度的价格战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与其他一些家电企业为压缩成本而出现的偷工减料不同的是,许多小品牌和杂牌企业把减免售后服务当做了压缩成本的主要手段。据某空调企业人士介绍,由于占空调成本比例最高的空调压缩机都是由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供应商提供,可压缩的成本余地不大。而与彩电、冰箱等普通家电不同的是,空调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成本比例较大,除去常规家电的送货上门服务外,空调还需要专业人员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过程,通常需要两次售后上门服务,所占成本比例较高。许多小的生产厂家因此采取牺牲服务的手段压缩成本。来自行业的测算数据显示,由这些“机会性小企业”抛向市场的问题产品占整个市场容量的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年有30万台左右的问题空调流入市场。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约将近200万台的空调产品没有质量与维修保障。
中国家电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的中国空调业正处于一个以产能高速扩张、价格战频繁、生产厂家众多为特征的时期。如果缺乏严格规范的市场管理,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式企业在没有任何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装服务保障的情况下以超低价格盲目冲击市场的现象继续存在,将导致消费者对空调产品及服务质量的信任度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对整个空调产业带来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