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商机
七月流火。北京市地勘局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地热井钻凿成功和山东省地矿局承办的亚洲地热研讨会的成功召开,预示着今年我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后,地热资源作为一种能自然补给的可再生绿色新能源,正向地勘单位展示着不可估量的商机。
近年来,地热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地热资源被广泛用于生活供暖、发电、制冷、烘干、化工业、养殖业、房地产开发、旅游、医疗沐浴及食品精制等许多领域,显现出日益广阔的前景。国际上已有110个国家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以12.8%的速度递增,国际能源专家普遍预计,到2100年地热利用将在世界能源总值中占30%~80%。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储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据概略计算,我国开采深度在2000米以上的地热资源相当于4000多亿吨标准煤的储量,但由于勘查程度偏低,目前仅有不到1%被勘查利用,地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还不足0.5%。以地热能发电为例,目前全世界有21个国家利用地热能发电,发电量为800万千瓦,但我国正在运行的地热发电设备仅5台,装机容量不足2.8万千瓦;而通过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热能为建筑物供暖(制冷)的比例,欧美发达国家已达到30%甚至更高,我国仅在北京、南京等极少数大城市被采用。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推广利用可再生的洁净地热资源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地热资源开发能力应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应用地热水回灌技术、热泵技术等方面,逐渐趋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北京市地勘局此前已勘探开发了延庆、小汤山等10个具有一定勘探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地热田,奥运公园内的地热井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正式投入使用,丰台区南宫村筹建的世界地热博览园及我国第一个地热科普园也已初见成效。山东省地矿局先期投资1.5亿元正在构建的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地热科研开发示范基地,已在亚洲地热研讨会上向7个国家的80多名中外地热专家学者亮相。这说明,发展地热产业链经济,在我国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据悉,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将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等作出规定,小水电、地热等领域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将是重点扶持的内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将继续采取减半征收增值税的优惠措施以及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时给予补贴,这必将刺激地热产业的迅速发展。地勘单位掌握着我国地热资源评价与热水产能、化学性质、赋存特征等大量有用信息,高度重视地热地质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发地热井勘查、钻探技术、地下热水处理和地热应用技术研究,在承担地热资源勘探、设计、施工工程及热水处理设计、安装施工中主动出击,就有可能抢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