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调消费市场走向成熟
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国300多个城市、2000余家多种营销业态零售终端的空调销售量月度监测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加大,品牌集中度继续提高,今年只有15家品牌能生存。专家表示,这场淘汰赛还将延续。
与淘汰赛延续一样的是,我国空调业将随着优胜劣汰而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国消费者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空调业分化加剧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7年冷冻年,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空调品牌与2006年相比,由52个减少到33个,乐华、高路华、迎燕、彩星、凉宇等19个品牌被淘汰。
空调业“靠天吃饭”的特点,将使2008年行业竞争加剧,空调大品牌寸土必争,而小品牌的日子将更加难过,这将会使我过空调业走向分化,中小品牌面临着整合和消失。
扩充产能、降低成本成为很多企业后来居上的法宝,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一些企业面临着库存太多压力。由此,企业必须展开精耕细作,以点带面,稳扎稳打,在各个区域市场以及三四级市场上逐一积累优势,从而形成全国性的竞争力。同时,空调分化的加剧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利好关系逐渐向消费者倾斜,消费者的选择、个性的追求、维权等消费利益逐步得到了释放。
分化引起运营模式转变
许多空调业内人士却表示,空调品牌可能会分化但空调行业总体向好的格局依然没变,以海尔、格力、美的为代表的主导品牌将保持着高昂的增长势头。三大主导品牌对整个内销市场权重影响扩大带来的结构性繁荣现象说明,空调行业正在由市场带动企业发展向企业推动市场发展这个方向进步,空调企业也在由抓市场机会向运作市场转变。
那些率先改变经营模式,主动出击迎接市场挑战的企业将在空调的竞争中获得胜利,被评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空调的格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它一向讲求质量和环保,在市场涨价或者降价的风波中,一直保持低调,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技术将成关键
中国空调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品牌,关键是中国消费市场有着多元化需求和消费层次不一的消费群。这给一些小品牌带来生存机会,但是一些小品牌空调质量问题日益暴露,空调行业技术标准日益提高和外资的挤占,那些没有技术突破的企业,将在一系列的淘汰赛中消失。
据悉,备受业界关注的GB/T7725-2004《房间空调器》(以下简称GB/T7725)标准修订工作近日正式启动。预计年底将定稿,这个标准将对空调变频、制冷量、节能等技术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调总体技术,有利于市场细化和空调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