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场跌势延续

2007年11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受中国需求疲弱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近期伦铜跌破前期低点6750美元/吨,市场看空气氛浓重,截止到11月13日,CFTC净空持仓较上周大幅增加了3278手,达到6402手。从宏观面看,美国降息放缓,国内加息临近强势美元呼之欲出,美联储降息放缓。针对美元近来持续贬值的状况,美国总统布什11月13日重申美国坚持强势美元的政策,美国财长保尔森11月16日也重申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汇率应由市场决定。

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提振国内消费,增强资本的流动性,美国进入降息周期也毋庸置疑。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减缓降息步伐也不失为明智之举。美联储理事克罗兹纳近期表示,就算经济如市场预期般的“下滑”,美联储也不太可能12月进一步降息。

一方面,两次降息后,美国通胀压力抬头。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一、最近资源类商品价格再度高企;二、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偏紧可能导致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三、美元贬值将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并最终传导至美国消费。

另一方面,推迟降息掌握市场主动。目前美联储处于与市场预期博弈的过程中。在几个月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提到了市场预期的重要性,并认为美联储需要试着去控制市场预期,但从10月底的降息效果来看,美联储似乎被市场预期所掌控。美联储达拉斯分行前行长BobMcTeer表示,市场已经充分预期美联储10月底将会再次降息,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的话市场将陷入混乱。因此在美元持续贬值和通胀的压力下,美联储放缓降息,同时又取得一个掌控市场预期的机会,也算是一石二鸟之策。

国内加息箭在弦上。11月中旬,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已达13.5%,刷新了准备金率自1985年统一以来的新高。但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并没有减小加息的可能性,因为前者是流动性管理的常规手段,而后者则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目前来看,通货膨胀是国内最为棘手的问题。有研究机构分析,由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而食品价格上涨极易引起强烈的通胀预期。从央行的分析报告判断,年内的整体CPI将达4.5%左右,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87%,这说明,为了保证存款实际利率不为负,央行亦有必要加息。从基本面看,供应过剩主导基本面偏空10月中国进口铜和铜合金总计118548吨,环比下滑4.4%,这一数据强化了市场对中国需求疲弱的担忧。

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铜行业消费情况来看,今年中国铜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并非显现疲弱信号,但为何四季度中国消费买盘相比二季度却是冰火两重天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四季度国内铜供应充足,消费增速比不上进口和生产速度的增加。由于2006年铜价的过度拉涨,给2007年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正在今年四季度集中显现,其中最显著的是铜的过度进口和铜产能扩张。2006年的大行情使得贸易商赚得盆满钵满,受此影响,今年1~10月份进口铜(精炼铜及合金)146万吨,同比增长87.4%,同时,去年盈利颇丰的冶炼厂也加足马力生产,扩大产能,1~10月份国内铜产量达到285.94万吨,同比增长19%,10月份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为35.77万吨,同比增长了42.5%。

为了消化过剩的铜供应,贸易商只好将一部分铜转口到韩国的釜山仓库,一部分流入上交所仓库,从而导致从10月至今上海和LME铜库存持续增加。由于目前国内铜供应充足,后市中国铜进口将可能会放缓,加之LME注销仓单持续维持在低位,LME铜库存增加趋势明显,年内极有可能增加至20万吨以上。库存增加使得现货贴水持续下滑,一旦现货贴水创出新低,有望成为铜价后市破位下跌的领先指标。

如果深入铜材加工企业调研可以发现,消费商在认清铜供应充足的事实后,消费行为已从上半年的追涨迅速转化为杀跌行为。随着铜价在60000元/吨一线振荡,国内消费商低价买盘入市积极,国内现货持续维持高升水格局,但在资金供应紧张和看空预期的背景下,消费商的采购行为依旧谨慎,年内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备库行为。前期受外销订单减少的铜管企业,在目前铜价大幅回落的情况下,订单增加,需求回暖。目前的铜价实是令供应商忧,令消费商喜。

在现货国内供应充足的背景下,智利Codelco公司已经将2008年发往中国的铜升水下调约26%至每吨99美元,而2007年为每吨130~135美元。但消费商仍反应其升水报价偏高,有消息称,Codelco公司已经与部分中国消费商签订的(2008年交货的铜)合同中,铜升水为每吨85~86美元。就目前形势而言,市场正逐步转向对买方有利的一面,预计2008年各国供应商对中国的升水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尽管现货升水已大幅回落,国内多数企业仍表示将降低2008年的进口长单量,部分企业计划减少1/3的长单供应。

因此,从宏观面、基本面综合分析可知,在美元中期反弹和国内加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供应过剩的基本面将主导铜价中期弱势,后市铜价下跌趋势延续,短期将向下试探6000一线的支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