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德国威能热水炉被告上法庭
编者按:2006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其2006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消费指的是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环境包含两层含义,一为自然环境,二为人为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是“消费与环境”主题的目标之一。而成都的朱女士所遭遇到的消费不安全,恰恰反映出这一目标实现的迫切性。
朱女士所购买的德国威能燃气采暖/热水壁挂炉能把清澈无味的自加热得浑浊不清并散发出强烈刺鼻的氯气,致其家人在没感冒的情况下,均出现喉管肿痛、咳嗽不止的现象,而且家里保姆因接触水时间长,双手红肿、奇痒。在与德国威能生产商、代理商协商解决无果的情况下,朱女士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中国法律的尊严。详情请看下文——
有着130年历史的世界知名产品德国威能燃气采暖/热水壁挂炉最近在中国成都遭遇尴尬,清澈无味的自来水经该机加热后,居然浑浊不清并散发出强烈刺鼻的氯气。事实面前,威能杜瓦尔(北京)公司及其代理商仍不承认该机器出了质量事故,在3.15消费维权日到来之时,成都消费者朱女士只得将其告上法庭。
热水变毒水,谁之过?
朱女士去年12月23日通过德国威能四川代理商:成都美景暖通公司签约购买了德国威能燃气采暖/热水壁挂炉及其配套设施。总费用2.2万元人民币,当天,朱女士按合同约定首付了1.1万元人民币。12月31日安装完毕后,朱女士按约付了第二笔款8800元。安装人员罗先生告诉朱女士,连续开机运行三天,温度就能达到合同规定的度数,到时再来验收。安装人员走后,已是今年1月1日凌晨1点。朱女士打开水龙头取热水时,发现其热水浑黄并散发着刺鼻的臭气。随后给罗先生打电话咨询,不料对方关机。当日上午,朱女士接通了罗的电话,要求派人来处理,罗称:公司放假无人可派,出黄水是正常现象,流上三天就没有了。此后的三天中,水越来越臭。朱女士多次打电话,对方均声称派不出人。
1月4日中午,终于来了两个人,据称其中一个是负责人。但因拒绝出示威能售后服务人员的身份证明与朱女士家人发生争执,竟然拂袖而去。这种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令朱女士一家甚为不满。
于是,朱女士的丈夫乘当日飞机赴威能杜瓦尔(北京)公司投诉,该公司市场总监王沁阳女士回答:德国的机器百分之百没问题。出问题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成都的自来水,二是墙体里的管道, 三是原来热水器余留的水垢。1月5日,朱女士将臭水样送至四川省产品质量技术检测院检测。初步认定臭味是氯气,并告之,这水不能再用了。
朱女士恍然大悟,自用上德国威能燃气采暖/热水壁挂炉后,其家人在没感冒的情况下,均出现喉管肿痛、咳嗽不止的现象,而且家里保姆因接触水时间长,双手红肿、奇痒。朱女士家人急忙去医院就诊。
在互联网查到关于氯气危害的表述是: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窒息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1月7日,在朱女士的强烈要求下,威能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分别从北京、上海抵达成都。朱女士提出:你们怀疑臭水可能出自自来水或墙体管道,我们就从自来水进口和热水器出口分别取下水样,立即就能查清臭水的原因。然后你们再动机器。朱女士的提议得到对方的赞同。次日,双方邀请了四川省产品质量技术监测院的专业人员到场。但就在办理取样前的签字手续时,威能方面拒绝签字,并于第二天在不给用户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离开了成都。
北京王沁阳女士对此解释:“你不准我们动机器,我们就帮不上你的忙了”。
时值成都最冷的季节,为了用上热水,朱女士只得又购买了一台国产热水器。结果,同样的自来水,同样的管道,供出的热水无色无味。朱女士将此情况告之王沁阳女士后,对方至今选择了沉默。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其解释为:这种机器有两套系统,一套供暖气,一套供生活热水。很可能是暖气片的水回流到了生活热水中。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安装时忘了关补水阀;二是机器出了质量问题。
专家认为:威能采暖热水器属世界顶尖产品,不应该出现不关补水阀就发生暖气水倒流的情况,因为只需在进水口加一单向阀就能防止因误操作导致暖水倒流的现象发生。
朱女士认为:即使安装出了问题,那责任也在威能公司。因为威能公司的汪先生承认:安装人员是他们培训的,安装手册也是他们订的。
“我为啥不算用户”
朱女士说,从2005年12月23日到现在,她至今没看到这台机器的使用和安装说明书。其间:成都市燃气公司已明确告之,这台机器安装上留有事故隐患。
威能杜瓦尔北京公司及其成都代理商的说法是:“说明书是给用户的,因朱女士尾款未付清,还不是用户,因此不提供”。
朱女士说:“按你们公司的格式合同,尾款是在这套供暖系统验收合格后再付。你不提供说明书,我无法验收。既然无法验收,哪里谈得上付尾款”。
朱女士对此非常气愤:我花了这么多钱,居然我连用户的资格都没有,我真怀疑买了个三无产品。
在朱女士家中见到了德国威能采暖热水器的包装箱,上面的确没有中文标明的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这是必须要用中文标明的。
四川安哲律师事务所王少哲律师对此谈到:这件事的确荒唐,消费者花了钱,商品的财产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怎么能说不是用户呢?
四川省消费者协会投诉咨询部主任阙隆先生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非常明白,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不向消费者提供说明书是违反规定的。
买洋货要谨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威能方面曾与朱女士家人协商,只要开出价码合理,其解决方案可以接受。朱女士的朋友亦为之劝告,见好就收,只要对方赔点钱就算了。打官司又费马达又费电,你耗不过对方。
朱女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果钱在补偿损失的同时也掩盖了事情的真相,默认了对方无视中国法律尊严的行为的话,这样的钱我坚决不要。我们全家商量好了,这次诉讼获赔的钱,除支付直接损失外,全部捐给中国消费者维权基金会。”
朱女士说:“这次诉讼就是为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中国法律的尊严。消法明明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知情权,他们却视而不见。明明是他们机器出了问题,却不承认,反而推三推四。因此,我第一诉求就是要德国威能公司就此事向我写出认错书。
对朱女士的行为,成都一媒体资深人士评论说:“在3·15消费维权日即将到来之时,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一是中国入关已到5年,大量洋货进入中国。这些洋货中,难免会出现售后服务脱节的现象。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代理商推生产商,而生产商又在国外,处理起来是很麻烦的。再说洋货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不出问题。朱女士一家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国人选购洋货,一定要谨慎。二是不论对洋货还是国货,消费者都应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个别商家、厂家的违法行为,不能因钱而放弃对责任的追究。只有这样,中国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才会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