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调业巨头“铜”病相怜
最近有业界人士透露:格兰仕空调在近日以22700元的低价锁定1万吨期铜。但记者向格兰仕空调整机公司总经理韩伟求证时,却获得了否定的回答。记者在昨日了解到,受铜价持续大跌的影响,库存量较大的一线空调厂家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二线品牌却因为没有库存压力而开打价格战谋“突围”。
空调业巨头“铜”病相怜
最近,记者听到坊间流传某空调巨头被30亿库存深度套牢,另一空调巨头由于高价锁铜出现巨额浮亏的传闻。前两年由于钢、铜等原材料价格一直通胀,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一线品牌大规模购进了高价位的原材料。但是,从今年8月份以来,以铜为主的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暴跌,使一些空调品牌被高价位原材料深度牢套,浮亏损失巨大。
格兰仕副总经理吕海军告诉记者,中国家电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至今年10月,全国空调库存仍有1400万台,而这些库存都是在铜等大宗材料价格高位时生产的。由于市场价值的瞬间巨额蒸发,空调业的“天量库存”已形成140亿的“价值黑洞”,库存量大的品牌出现了巨额浮亏。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部分规模较大的空调品牌高价购买铜、钢材等原材料,直接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难以周转。再加上今年市场低迷等诸多利空因素,一些空调企业已经被推到了资金链悬崖的边缘,整个空调行业将面临大洗牌。
二线品牌以价格战谋“突围”
在铜价持续下跌、空调内需严重不足的形势下,库存较小的二线品牌则显露出了“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12月20日,记者在家电卖场看到,格兰仕将1P挂机降到999元,2P彩版柜机降至2990元,并高调宣称要将价格战打三至五年;奥克斯宣布参与价格战;长虹1P二级能效挂机价格下调至2680元。至此,二线品牌已经挑起价格战火,力图要改变空调市场格局。
面对二线品牌的价格战火,一线品牌陷入了“价格降不降”的尴尬境地:由于“天量库存”都是在原材料高价位时生产出来的,如果跟着二线品牌全面降价,则引发的库存补差将高达数十甚至上百亿元;如果不降价,就意味着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二线品牌。
铜价的下跌使空调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能效新政的即将实施,各品牌也只有采用价格战的方式,拉动日渐低迷的内需市场。中山苏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线品牌存在高价铜和产品巨大库存,将给空调二三线品牌带来新的机会,有些空调品牌已在酝酿反攻市场”。
空调销售模式悄然变革
上周末,城区某空调专卖店老板就向媒体透露,他店里仍积压着数十台空调。而空调厂家却要求他继续给厂家打款购买新货。“如今市场行情不好,打款压货有很大的资金风险,而如果完不成销售任务,空调厂家承诺的返利也就泡汤。”该老板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在庞大的库存面前,不少空调经销商心灰意冷。随着品牌选择的风险激增、铜价的持续阴跌,以及内需市场的进一步低迷,有些一线品牌的经销商观望心理日渐加重。
与一线品牌不同的是,很多二线空调品牌的销售模式已经尝试价值回归。记者了解到,海信、志高、格兰仕等品牌均开始在渠道中广泛实施库存价差补水、支持渠道分销等最原本的销售模式。尤其是格兰仕空调率先降价,并在大批县、乡、镇市场自主开展“空调下乡”,受到经销商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