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四季有水景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的工程施工是由北京城建、香港建设和上海建工组成的总承包联合体承担。在3月21日的签约仪式上,记者还采访了国家大剧院工程总承包联合体负责人。
记者问国家大剧院是举国关注的大工程,总承包联合体在质量保证这方面采用了哪些措施?
该负责人说,国家大剧院施工的大纲里从一开始我们就规定:国家大剧院在工程质量上誓夺“鲁班奖”,结构施工质量要达到“长城杯”的要求。为此,总承包联合体成立了由工程指挥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一定要把国家大剧院建成经得起全国人民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世纪工程。
该负责人介绍,最近大剧院土建结构完成后,他们就将开始按照设计要求在建筑的周围搭建金属支架,再将35000块0.4毫米厚的钛金属板一一固定安装到金属架上,拼接成完整的大剧院壳体。因为国家大剧院外形的壳体是一个椭圆形,所以每块钛金属板并没有统一的尺度,大概每块在两平方米左右,但是每块和每块的尺寸都不相同。35000块钛金属板最终将拼装成国家大剧院椭圆形壳体。
■背景新闻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各国政府均从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在积极寻求对策。据联合国2001年统计,全球不可再生能源可开采期仅为:石油44年,天然气62年,煤炭230年。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所使用的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烧,已致使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形成酸雨、飓风、沙化、赤潮,更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结构恶化,水利资源污染、枯竭,对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对新型可持续使用的清洁环保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在各国研发新能源的努力中,均已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