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冰箱“重新起飞”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十多年前,一条与众不同的广告让新飞冰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时至今日,虽然这句广告词已经不提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它记忆犹新,对新飞冰箱情有独钟。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近两年来,整个冰箱行业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冰箱四大家族(海尔、容声、新飞、美菱)随着行业频繁的并购重组,早已经“物是人非”、“土崩瓦解”。海尔凭借着强大的品牌拉动力牢牢占据着冰箱行业老大的位置;美的通过并购荣事达、华凌、小天鹅,成为一家拥有四个品牌冰箱产品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一支劲旅;海信通过并购科龙,旗下的海信冰箱和容声冰箱产销量也完全超越了新飞;而在长虹入主美菱之后,依托其雄厚的实力和完善的渠道,美菱也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增长势头;唯有新飞在近几年的行业变迁中一如既往的沉着,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飞冰箱走的是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行业其他品牌频繁通过并购重组充实实力的同时,新飞的原地踏步实际上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企业的并购是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资源的更好组合,并购后的海信科龙、美的、美菱等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相对于新飞的稳步发展,无疑已经在竞争上领先了一步。作为一个冰箱行业的从业人员,笔者认为新飞已经在品牌宣传、市场推广、产品研发、人才储备以及战略布局等各个方面落后于行业的几个主要品牌。
固守中原不如全国布局
中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大国,13亿的人口注定了任何产品在中国都拥有庞大的市场。同时宽广的纬度和经度也决定了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就冰箱而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冷冻小冷藏的冰箱在南方倍受欢迎,而在北方人们却更愿意去购买大冷冻的产品。
要想多快好省的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地生产当地消化。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也使得物流成本成为各个企业越来越重视的一项费用。行业内各大品牌大部分都在全国各地设有生产基地,通过当地研发当地生产尽可能的实现地产地销以降低昂贵的物流费用赢得更高的利润,同时每一个生产基地往往可以辐射和影响到周围几个省份的产品销售。例如,海尔在青岛、重庆、贵州等设有生产基地,美的在合肥、广州、无锡等设有生产基地,海信科龙在北京、南京、成都、扬州、营口、顺德等设有生产基地,而美菱在合肥、绵阳等设有生产基地,唯有新飞生产基地一直固守在新乡。
虽然中国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 的古训,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各大品牌布局全国的同时,固守中原并不是一个最佳的策略,更何况新飞并没有足够强的实力独霸中原——在中原地区占有最高市场份额的不是“地头蛇”新飞,而是“强龙”海尔。无论是海尔、美的、海信科龙还是美菱,都通过生产基地的全国布局,实现了产业链的优化,增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而新飞无疑在战略布局上已经慢了一拍。
产业链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越来越多的冰箱企业选择在四川建厂,四川和重庆高达一个多亿的人口使其拥有惊人的市场容量,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放过这块蛋糕。然而蜀地地形以山地为主,高额的物流费用、大量的箱损机损、漫长的物流周期又让很多家电企业进退两难,最佳的策略就是在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一个省份直接建厂,不仅有效的缩短了物流周期同时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物流费用也让企业受“利”匪浅。
因此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对于新飞这样一个老牌冰箱企业,或许推进冰箱产业的全国布局势在必行!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