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节能建筑市场商机巨大 外资巨头纷沓而至

2010年05月13 09:55:00 来源:中关村

密集的政策调控令中国楼市今年的走势显得比较微妙,但不少外资巨头已明确表示今年会加大中国房地产投资。

3月30日,正在北京参加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的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表示,外资巨头对中国低碳建筑市场的开拓正在进入一个加速阶段,目前介入中国房地产低碳领域的国际知名外资机构不下20家。

据称,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几乎占全球的一半,而低碳节能才刚刚起步,这正是外资巨头抢入中国房地产低碳市场的最大动力。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建筑节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但外资巨头抢入中国仍将面临重重市场考验:建筑节能并不被消费者所熟知,节能推广成本也较高;对外资而言,低碳建筑的推进尚需一系列制度支持,包括完善财政税收刺激政策、建立建筑节能评估体系等。

外资瞄上低碳建筑

按照中国政府制订的规划,到2010年城镇建筑节能率将达到50%。中国“建筑节能”蓝图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海外企业和资本关注的目光。

3月30日,在北京参加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的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表示,外资机构对中国低碳建筑市场的开拓正在进入一个加速阶段,目前介入中国房地产低碳领域的国际知名外资机构不下20家。

3月25日,洲联集团和德国DGNB认证体系共同在上海宣布低碳设计新趋势战略,同时向国内房地产相关行业推出德国DGNB绿色生态建筑标准体系。如果美国LEED代表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DGNB则是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与国内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联合,借助本地企业的渠道等优势推广国际标准,已成为该领域外资巨头抢入中国市场的一种重要模式。

据称,一些外资巨头开始与中国政府合作,主要是举办培训,给一些大学提供奖学金,培养技术人才。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这些公司直接参与国家节能标准的制定。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George David表示,希望和中国建设部来合作,其中一方面就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在关于建筑节能的标准方面参与或者提供咨询服务。

欧文斯科宁亚太区建筑材料部业务发展总监布拉德利·皮科克也表示:“欧文斯科宁一直在参与建设部制定技术标准的工作。”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标准并不完善,而且具有区域化的特点,对于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是一个制约。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外资巨头参与中国国家标准的制定,甚至一旦其技术标准成为中国国家标准,它们的发展将更为迅猛。

作为全球最大的暖通空调和冷冻设备供应商,开利公司于2008年3月21日就在上海为其“常青树”系列19XRD3000冷吨双压缩机离心机组举行了下线仪式。

据称,开利的双压缩机离心机可通过提高机组部分负荷能效达到节能目的。在总需求1.2万冷吨、年运行180天的大型商用建筑中,这台机组每年可节约能耗约40万千瓦时,相当于222户上海家庭一年的家庭用电量。

实际上,还有许多海外企业像开利一样,被中国建筑(3.72,-0.02,-0.53%)节能商机所吸引。法国最大的电气企业集团施耐德去年7月初表示,要把欧洲低能耗住宅理念带给中国的地产伙伴。施耐德1979年进入中国,目睹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超常规发展,目前试图进入中国住宅节能市场。

为了推行节能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去年起全面推行节能建筑认证体系,而巨大的建筑节能市场将带动建筑涂料产业新的洗牌。为此,包括澳得利在内的国际高端节能涂料巨头纷纷进军中国。

近日,澳大利亚著名环保型节能涂料巨头澳得利在广州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据悉,澳得利全新节能涂膜不仅能降低建筑整体成本,而且能使室内温度降低12℃-15℃,减少能耗达61%,具有极佳的节能、隔热、保温、防水、防腐和阻燃等效果。

早前,美国欧文斯科宁就开始试水中国市场,当时仅仅是把美国工用建筑保温系统带到中国。近日,欧文斯科宁公司宣布在北京新建一家文化石工厂。至此,欧文斯科宁公司在中国的工厂达到9家。

欧文斯科宁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在中国再建新厂,选定的生产线很有可能是生产挤塑泡沫板。欧文斯科宁在美国是以生产在建筑上应用广泛的玻璃棉保温材料而闻名。但在中国,挤塑泡沫板在建筑保温上运用得更多。为此,欧文斯科宁在中国舍弃玻璃棉材料而力推挤塑泡沫板。

丹佛斯是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生产制冷、供暖、水处理等节能概念产品,在中国市场有十年多的经营历史。从1995年丹佛斯选择天津作为其中国生产基地起,天津市政府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理念和行动逐渐走到了全国前列。以一个通过调节暖气流量来控制室温的产品“散热器恒温控制阀”为例,天津市已在建筑节能标准中明确提出,新建建筑安装暖气片时需同时安装热量计量装置和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对于外资巨头来说,本地化是出于成本以及与当地市场结合考虑后的必经之路,因而打造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链条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原料加工这一环节以其量大与应用广泛成为外资巨头实现中国化生产的重点。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