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受政策利好刺激或将反弹

2009年07月08 00:00:00 来源:中国电子报

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进入旺季后空调行业“去库存化”力度明显加大,生产开始向低能耗产品转移,内销稳步回暖,弥补了出口持续下滑的损失。

来自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空调累计产量为2771.08万台,同比下降28.74%;销量为2939.07万台,同比下降23.92%。其中,1-5月国内市场累计销售1334.90万台,同比下降13.87%;出口市场累计销售1604.22万台,同比下降30.64%。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毫无疑问是国内空调行业近5年来最为艰苦的谷底时期。在出口市场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同比减少三成。不过这样的状况,在今年5月开始好转,随着2月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空调原材料价格迅速回落,行业出口的动力有所增强。

在内销市场,虽然前3个月市场销量同比下滑剧烈,但在家电下乡、空调出口退税率提升至17%、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进入旺季后空调行业“去库存化”力度明显加大,生产开始向低能耗产品转移,内销稳步回暖,弥补了出口持续下滑的损失。

竞争:三品牌瓜分近六成市场

中怡康1-5月的监测数据显示,空调三大寡头地位没有任何变化,三者总的零售额市场占比高达56.39%,“瓜分”空调市场近六成市场份额,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52%。与之相比,其他空调品牌市场占比与前三强形成明显差距。排名第二梯队的是海信科龙、志高和奥克斯,市场零售量份额分别为8.02%、6.28%和5.88%。尾随其后共有29家品牌,零售量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需要拼抢剩余的近三成市场份额(以中怡康调研数据所收录空调品牌数量为基准)。

上述特征说明,今年上半年,由于全行业生存环境恶化,三大寡头在渠道资源上对其他厂家挤压严重,造成优势渠道资源不断涌向三大寡头,其他品牌渠道推广难度加大。

在外资品牌阵营中,松下、三菱电机、大金依然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大金,售量增长十分迅猛。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5月大金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为1.3%和2.7%,而其在2008年5月对应的数字分别是1.3%和2.4%。松下则一路表现平稳,年初曾被三菱电机压在下面,但是5月松下以3.1%的零售量超过三菱电机位列外资品牌零售量份额第一,三菱电机以2.7%的零售量份额列第二位。日立表现也基本平稳,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1.1%小幅下滑至1.0%。

产品:高效节能是趋势

迫于产业竞争及宏观环境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各大空调企业不得不将市场重心转向节能、高效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对于高效、节能空调的方向应该是“变频”还是“定速高效”,目前国内主流空调品牌基本可分成两大阵营。

今年上半年以来,海信、美的、格力加大了对变频空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海信今年3月推出360°全直流变频空调。美的在2008年9月高调宣布主攻变频空调,在今年4月推出“买放心变频,选诚信品牌”行动,加大变频空调的市场普及力度。

空调“老大”格力在年初推出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G-Matrik直流变频技术,今年2月与日本大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生产变频压缩机,并为大金生产变频空调返销日本市场。

与此同时,以志高、奥克斯、格兰仕为代表的品牌尽管都推出了各自的变频产品,但对于变频空调的前景似乎拿捏不准,主要精力仍旧在高能效定速空调方面。

2009年5月21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针对1、2级能效空调实施财政补贴。作为国内涉足节能省电领域最早的空调生产企业,海尔凭借标准化、模块化开发体系带来的速度优势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不仅实现了高能效产品翻番增长,更带动了整体市场的高增长,牢牢夯实其高效省电空调领导者地位。中怡康最新统计快报显示,目前海尔空调1、2级高能效产品的零售量遥遥领先,是第二、三名品牌的总和,同时也实现了6月份销量同比60%的增长。

价格:3月一路走低

今年上半年,全行业价格战再次打响,并使4、5级能效空调价格在“五一”期间达到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空调价格的普遍下降有两大原因: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宏观因素影响,空调出口增速下滑,给内销带来较大压力;第二,空调行业内的寡头竞争加剧,二线品牌受挤压程度加剧。这两大压力都促使空调厂家举起了降价大牌。

从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来看,今年1月各产品类型的空调价格均不断走低,以柜式单冷为例,5月的均价为4526元/台,而2008年这一产品的均价高达4960元/台,价格下滑了8.75%。

今年3月和4月空调企业分别在价格上有两次较大力度的调整。企业降价的主要理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在今年2月以后大幅下滑,使厂商降低了生产成本。受此影响,柜式冷暖的平均价格由1月的6068元/台变成5月的5965元/台,挂式冷暖平均价格由1月的2806元/台变成5月的2458元/台,挂式单冷平均价格由1月的2091元/台下降到5月的1732元/台。

出口:月度同比降幅减少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4月,我国共出口空调1303万台,价值2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5.7%和34%。空调出口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月度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4月,我国空调出口量逐月增长,由1月的191.2万台上升至4月的448.3万台,出口同比降幅由1月的43.4%降至4月的30.8%。由于空调出口的季节性较强,空调出口的同比降幅减少说明出口有好转的迹象。

二是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为主,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量大幅下降。1-4月,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空调1064万台,同比下降25.1%,占同期我国空调出口总量的81.7%。同期,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5.8万台空调,同比大幅下降60.8%。

三是以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出口为主。1-4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空调474.5万台,同比下降13.1%;对日本出口115.5万台,同比增长12.1%;对欧盟出口112.7万台,同比大幅下降71.9%。对三者出口合计占我国空调出口总量的53.9%。

四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量大幅下降。1-4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空调938.4万台,同比下降32.6%,占空调出口总量的72%。同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空调186.5万台、177.7万台,分别同比大幅下降46.3%和38.2%。

趋势:后市或V型反弹

今年上半年,各生产厂家都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对今年空调市场作出总体增速放缓的判断。然而,国家频推政策给行业带来利好。目前来看,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让企业对行业逐月回暖的趋势形成一致预期。空调销售旺季与高温天气一起推动了销量的井喷式增长,行业后市或将呈现V型反弹。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认为,目前制约空调行业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低能效空调产量少,而高能效产品受价格影响,消费者认知和销量提升需要一定时间。随着“三重”利好政策的深入推进,经销商受益政策有望进一步下调产品售价,渠道备货将显著增加,内需将进一步被拉动。

陈钢判断,空调行业有望在7月产销量复苏,海尔等龙头厂商将受益较多。2009年国内空调零售市场的销售规模预计为2700万台-2850万台。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