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2005年11月04 08:27:00 来源:宁波开发区招商网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未来几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并最终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孙树义日前在长沙举行的首届中国工业(长沙)论坛上说,这一阶段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一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同时,国内产业构成的国际性也不断增强;另一方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统计显示,加入WTO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年半均增长30%以上。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70%,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甚至超过了90%,一些在行业内领先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跨国并购建立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国内行业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树义介绍,同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有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他说:"我国虽然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国际制造业的分工中,大部分'中国制造'处于加工环节,并且从发展趋势看,资源、能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价格优势,但随着煤电运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削弱。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利润增幅的回落,有要素价格上升、利润受到挤压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低端产品盲目投资、产能过剩、市场过度竞争的结果。在产能过剩问题日趋凸现的大背景下,我国延续20多年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工业增长方式在市场作用下必然会发生重大改变。

"我认为,"中国制造"的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提高装备工业水平,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自主研发,建立中国的知名品牌,提高'中国制造'的内涵和质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使我国由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转变。"孙树义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