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离不开冷链物流 大连兼具发展优势
对于那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市民百姓来说,冷链物流,绝对是个生辟的词汇。但在日常生活里,它又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那么,究竟什么是冷链物流呢?按照标准解读,冷链物流就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以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简而言之,通过冷链物流,瓜果、蔬菜、禽肉可以从产地快速、新鲜、安全地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如今,我国的冷链系统还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秦玉鸣介绍,目前,我国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物流系统运输,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由此导致初级农产品在流通渠道中大量腐烂、变质,物流损失率高达20%-30%,折合人民币750亿元/年。
而獐子岛锦达鲜活冷藏运输有限公司的成立,不仅开创了大连冷链物流先河,也为中国冷链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润滑剂——
食品安全离不开冷链物流的支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和生产国,水产品年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运输倾向传统方式,通过“仓库+汽车”再到“另一个仓库”的方式实现简单的位移,很难保证水产产品的新鲜度。
作为大连首个鲜活冷藏运输企业,獐子岛锦达鲜活冷藏运输有限公司拥有数万平米的仓储能力和20辆号称瑞典“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亚大型冷藏运输车。据了解,这种造价高达140万元/辆的冷藏运输车,单车载重1.5万吨;从大连开到广州,费用为26000元/辆。换句话说,獐子岛的“虾夷扇贝”从大连运到广州,每公斤的运输成本在1.9-2.5元之间。这样的一组数据,据公司总经理赵丙祥介绍,不仅可以为獐子岛渔业集团节省下1/3的运输成本,还能有效保证活品在运输途中的新鲜度,从而保障了獐子岛渔业从苗种繁育到海洋牧场再到百姓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离不开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但在这背后,却是每年高达80%的水产品要“战”严寒,“熬”酷暑,几度闯关之后还很难料想今后的出路。
大连具备发展冷链物流诸多优势
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和成效。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将增加1000万吨冷藏库的能力,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其中重点区域就包括以大连为中心的渤海区域。
但单纯的硬件投资并不能单纯地加速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中国冷链物流还需要建立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城市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
大连市物流协会副秘书长史延敏告诉我们,冷链是一条特殊的供应链,冷是次要的,链是主要的。她认为,大连具备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势条件:首先大连是东北地区物流业最为发达的城市,集疏运体系健全,为冷链物流积累了丰富的地缘条件;其次,大连有生产冷藏设备的国际知名企业,能为冷链物流提供优势硬件;再加上大连独具特色的海鲜优势,发展冷链,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所有这些,都是让大连冷链物流走在东北冷链第一方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