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苏宁开打“口水战”
3月的沈阳,寒意未尽,商家们已在为即将到来的空调销售旺季预热。在大型家电卖场及百货商场,打探空调行情的消费者也日渐增多。“有的说今年空调会降价,有的说会涨价,把我弄糊涂了。我原打算买一台柜式空调,现在只能观望,等天热了再说。”3月19日,在一家大卖场了解空调价格的张女士说。
记者采访多家家电卖场了解到,目前,沈阳市场上的空调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0%左右,大多数品牌目前保持去年旺季销售时的价格,个别品牌比去年旺季销售价略有上升。对于未来沈城空调价格的走势,各方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两大巨头价格预测相左
进入3月,苏宁、国美两大家电连锁企业相继抛出2007年空调行业白皮书。在两份白皮书中,最为消费者关注的自然还是空调价格的涨跌。
有趣的是,两份白皮书在预测今年国内空调产销量、消费热点时,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但对于价格预测,却是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苏宁称,在经历了2006年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涨价风潮后,2007年国内空调行业价格将出现“虚高”现象,但产能过剩、成本下降、高库存、内需不足等动因将迅速击破价格迷局。而由国美电器、永乐生活电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联合发布的空调市场消费白皮书则称,2007年空调市场由于品牌集中度的提升,空调销量将被前十大品牌所垄断,制造业对产品价格控制力不断加强。由于多功能、高端产品比重增加,总体上空调产品平均价格略有上升。
打“口水战”实为争夺定价权
2006年,国内空调厂商们抵受不住铜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联合抬高供货价格,国内空调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集体涨价,各个厂家涨价幅度在5%到15%之间。今年,面对同一市场,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在预测今年空调价格时却出现分歧,一时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专家指出,在价格分歧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两大连锁企业夺取空调市场定价权的图谋。两家观点的分歧,实际是对争夺空调定价权把握上的差别,是苏宁、国美对市场的操作手法不同。苏宁显然欲借供求矛盾强势夺下市场定价权,而国美去年被厂家指责为“霸权”,今年或会相对含蓄一些。
原料跌价空调想“涨”有点难
对待两份白皮书,多数空调生产厂家不愿过早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过,仍有不少厂家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增加为由,站在了“主涨派”一边。
对于深知消费者“买涨不买落”心态的厂家来说,谁在年初就宣布自己的空调今年会降价,除了会引来空调生产厂家阵营的骂声之外,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等着厂家降价,而“持币观望”正是空调厂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专家预言,尽管目前厂家有种种“不得不涨价”的理由,但进入空调消费旺季以后,一定会有厂家“抢跑”,以降价取悦消费者,从而打破“涨价联盟”。
据了解,占空调成本15%的铜从去年每吨85000元的高点已降到如今的55000元,原材料涨价推高空调价格已站不住脚。同时,1000万台空调库存也降低了空调涨价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