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冷博会新闻】冷博会专注行业市场 提升展会核心竞争力
年初上海,年末南京,制冷行业2场重量级的展会已成犄角之势, “行业双展”成为市场最亮的灯塔。上海展大幕开启的同时,年末的中国冷博会也传来了新的信息。
日前,商务部重点支持制冷项目“第十四届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2013中国冷博会) 展位图初步敲定,与去年相比,今年展会更上一层楼,选择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2楼举办。
近日,制冷快报获悉冷博会筹划会上,承办方公布了展位图,组委会副主任李义强先生介绍:随着近年冷博会的迅速发展,组委会按照商务部“品牌化、 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要求,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各项工作更加深入,针对客户反映的场地欠缺问题,在南京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展馆的努力协调下,争取到了的展馆2楼11月6-8日的档期。
第十四届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中国冷博会) 将于2013年11月6日-8日 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冷博会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主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协办,长沙强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是国家级制冷行业展览会,多次获得商务部 “中国十佳品牌展会项目”殊荣,也是唯一获得商务部重点支持、引导的制冷会展项目。
业内专家指出,在行业展览普遍衰退的背景下,冷博会依旧“笑傲江湖”,与契合观众、展商需求的办展理念密不可分。对于2013冷博会,组委会副主任李义强笑言:“今年邀请观众更上一层楼,这其中既包含加大观众邀请力度、扩大邀请面的含义,也体现了我们回应展商建议的积极态度。”
观众邀请力度大
专业观众数量决定了展会的核心竞争力,冷博会观众邀请,分招商渠道邀请、展商匹配个性邀请以及专家参观团3方面进行。
招商渠道邀请:不同招商渠道多轮次有效邀请
1. 自有观众数据库:制冷行业最大展会观众数据库,同时共享月刊《制冷商情》40万读者及网站“空调制冷大市场”45万会员,交叉覆盖邀请;
2. 区域联谊会:按照不同区域的特点,举办区域制冷精英联谊会,按照省会前20名、地区前5名的工贸企业邀请标准,向当地优秀企业发出全国会议邀请;
3. 商务系统:商务部通知各省商务厅,向当地企业进行展会推荐;
4. 线下招商:自有业务团队,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上门邀请,约见对象90%以上为企业负责人或管理层;
5. 专业媒体:覆盖70%的行业媒体广告投放,软文及观众邀请函;
6. 大众媒体:新华社、CCTV、江苏卫视、网易、凤凰网、国际商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百余家大众媒体报道宣传;
7. 行业协会、商会:各省制冷学会,面对会员单位通知、推荐;
8. 国内外同类展会:每年10次以上国内外同类展会的现场路演,医药医疗、食品机械等相关展会,邀请展商到会参观、采购;
9. 参展企业:定期公示参展知名企业,引导关联,吸引优质观众;
10. 驻华使馆、机构:专人负责涉外邀请,向本国企业、采购商推荐;
展商匹配个性邀请: 按照参展商特点,提供的匹配的客户群体邀请服务,包括会前个性化邀请方案、现场引导参观,相关会议听众邀请等。
专家参观团: 权威行业组织担纲,由总工、博导组成专家团,开展制冷、空调热泵产业调研,邀请设计院所、学术泰斗现场参观、评议;市场活动亮点多本届冷博会紧紧围绕行业市场下功夫,深挖掘、广开发,举办一系列市场活动。
冷博会市场行
“冷博会市场行”是展会每年的市场走访活动,历时3个月,通过对逾百家企业的走访,收集、掌握市场最新、最权威的行业信息,整理、归纳出行业发展的趋势、路径,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将了解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的建议和帮助。为广大从业者打开一扇“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市场的窗口。
中国制冷行业北极熊奖年度评比
应主办单位—商务部外贸发展局要求,冷博会组委会联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中国制冷行业媒体联盟共同对市场进行测评,从上千家制冷、空调与热泵企业中评选出最受市场青睐的品牌,对优秀品牌进行行业内外的全方位推广,即 “中国制冷行业北极熊奖年度评比”。
组委会通过对25个省市,1065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征询意见,最终确认将“北极熊”作为行业吉祥物。“嗅出深层价值,成就制冷荣光”,“北极熊奖比”已成为制冷行业创新力度最大、结果最权威、影响力最广的活动之一。
制冷精英联谊会
制冷精英联谊会,致力于推进当地行业圈交流,推动本土商业智慧与行业经济融合,主要聚焦当地商圈中的制冷精英,以及决策未来的产业力量。精英联谊会按照省会前20 名、地区前5名的工贸企业邀请标准,由近百位当地制冷企业领袖出席,深入分享并探讨该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产业经济热点,共同推进当地产业经济的持续进步与革新。
冷博会微信 中国冷博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