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淘汰CFC-11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制冷快报 - 制冷快报记者近日获悉,为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由江苏省承担国家的淘汰CFC-11(三氯一氟甲烷,俗称氟利昂)专项行动,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43家重点使用CFC-11物质的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现已全部淘汰了CFC-11物质,并完成了向使用替代品的过渡。这样,每年减少使用CFC-11物质达200多吨。
保护臭氧层,履行中国对《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中国和多边基金执委会签署的《中国泡沫行业CFC-11整体淘汰协议》及《中国氯氟烃/哈龙加速淘汰计划》目标的实现,早在2007年10月,环境保护部对外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环保厅签订了加速淘汰CFC-11物质的合同,确定采取各种形式,在全国率先实现江苏境内与泡沫生产和施工有关的CFC-11淘汰目标。同时,江苏省环保厅还将加强管理职能,对全省重点企业进行全过程监控,以确保CFC-11物质实现可持续淘汰。
为加速淘汰CFC-11物质,江苏省专门成立了泡沫行业计划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项目管理机制。为全面摸清全省使用CFC-11物质的“家底”,江苏省组织全省各市、县对相关泡沫生产和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调查。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面掌握了使用CFC-11物质的情况。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在江苏省相关企业调查中,共有180家企业使用CFC-11物质。其中,太阳能生产企业占使用CFC-1l物质的56%,板材生产企业占16%,冷库企业占11%,还有软泡生产企业、家电生产企业、管道生产企业等。经过筛选,确定在占使用CFC-11物质90%以上的43家企业中,开展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专项行动。
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底以来,江苏省先后举办了多期由地方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等参加的CFC-11淘汰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班,并确定了替代物质名录。同时,积极提供多种技术援助,通过推广CFC-11淘汰企业的成功做法和开展聚氨酯泡沫CFC-11替代技术、聚氨酯装备等专业技术培训等,热情帮助43家企业做好替代物质的选用工作,使这些企业顺利向着非CFC-11生产转变。
在江苏省开展的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专项行动中,举办技术培训会,邀请泡沫行业专家对泡沫企业进行CFC-11替代培训,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企业向非CFC-11生产转变。同时,通过多边基金的无偿资助,热情为43家企业,提供采购CFC替代品的试车料费用补助,以用于配方试验和试生产。得到这笔无偿资助后,企业纷纷采购了组合聚醚、聚醚和替代发泡剂等替代品,为加速淘汰CFC-l1物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替代工作落到实处,江苏省环保厅还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先后多次对生产与使用企业、组合聚醚供应商、CFC-11经销商、商场等的泡沫产品和原料进行全过程监督。对6家企业和商品销售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规定的行为,责令其限期整改。经过大力推动,全省43家重点企业如期完成了CFC-11物质的淘汰任务,企业更是使出浑身解数确保CFC-11物质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