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将要有首例国标

2007年01月09 00:00:00 来源:政法频道

车内空气质量要有国家标准了。近几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决心正式启动《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订工作,并将争取在今年出台。一批从事相关研究和检测工作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汽车制造企业、标准研究机构的专家,首先对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环保专家介绍,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车内空气污染问题逐步显现,由车内污

染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汽车生产企业和装饰企业在设计、生产汽车和提供汽车装饰服务时,

使用了大量不同的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织物、黏合剂等内饰材料,其中一些材料可能散

放有害气体。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公斤至28公斤/

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公斤至130公斤/辆,此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

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塑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黏合剂的用量也

达到5公斤至27公斤/辆。此外,由于汽车工业水平的进步,使汽车的密闭性及车内设施

的装饰水平不断提高,使车内污染物更容易聚积而产生污染。一些汽车生产企业或装饰企业,

为降低成本,使用质量不高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劣质材料,也使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加重。

由于国内没有适用的车内空气污染物限量标准,有关部门在处理由车内空气污染所引发的纠

纷时,均感到非常棘手。

环保总局官员强调,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制订工作存

在较多的技术难题,因而至今国内外尚没有一部类似的标准。这些技术难题主要有测量方法

的研究与制定、主要污染物的筛选、测量工况的确定及大量的测试等。据了解,《车内空气

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市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环境科技开发中心等单位

专家组成的标准编制组负责编制。

车内污染三大来源

一、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

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黏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

成分。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

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

二、外界环境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造成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三、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包括通过排气管、曲轴箱、燃油蒸发等途径

排放的污染物,或汽车空调长期使用后风道内积累的污物。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

化碳、氮氧化物、微生物、苯、烯烃、芳香烃等。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