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五个月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3.9%
据中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2008年1-5月,中国空调累计出口2,573万台,价值44.6亿美元,比07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3.9%和21.2%。其中5月份出口545.9万台,价值10.2亿美元,分别增长0.4%和16.4%。
一、2008年1-5月中国空调出口主要特点:
(一)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市场,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2008年1-5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空调692.3万台,下降19.7%;对欧盟出口空调518万台,增长15%;对日本出口152万台,下降10.7%。对上述3市场出口量合计占同期中国空调出口总量的52.9%。同期,内地对香港出口空调78万台,下降51.5%。
(二)独立窗式或壁式空调出口下降,分体窗式或壁式空调出口大幅增长。2008年1-5月,中国出口独立窗式或壁式空调920.6万台,下降12.4%,占同期中国空调出口总量的35.8%,出口均价129.5美元/台,上涨8.1%;同期,制冷≤4千大卡/时和制冷>4千大卡/时的分体窗式或壁式空调分别出口825.2万台和231万台,分别增长52.7%和44%,出口均价分别为201.7美元/台和295.9美元/台,分别上涨9.8%和7.5%。此外,出口未装有制冷装置的空调355.5万台,下降13.3%,出口均价107美元/台,上涨6.7%。
(三)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一般贸易出口小幅下降。2008年1-5月,中国以加工贸易出口空调1805万台,增长7%,占同期中国空调出口总量的70.2%;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762.3万台,下降2.8%;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方式出口空调3.5万台,增长1.3倍。
二、影响中国空调出口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
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温室效应明显,导致空调需求量趋旺,拉动了中国空调出口的稳步增长。但在生产成本增加、技术壁垒频繁和反倾销风险等众多因素困扰下,中国空调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原材料涨价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近几年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扬不断增加空调出口行业的成本,其中钢材和铜的价格变动对空调行业影响甚大,经测算1,钢材价格上涨10%,将带动空调的成本上升3.87%。同时,铝、塑料、冷媒、生产用燃气动力等材料也相继上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使空调成本大幅增加,加大了空调生产企业的出口压力。
(二)是技术壁垒日趋严格限制空调出口。目前国外各种由技术标准、标识、认证等组成的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如欧盟的WEEE指令(《废弃电子电机设备指令》)和ROHS指令(《关于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等,技术壁垒日趋严格,限制了中国空调的出口。
(三)是环保和专利问题成为空调出口新障碍。目前,中国仍允许使用HCFC22作为空调制冷剂,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保护臭氧层开始推广使用无氟环保制冷剂,美国等市场到2012年将禁止使用HCFC制冷剂空调进口,而欧盟于2007年8月实施的EuP指令(《耗能产品指令》)对耗能产品提出影响范围更广的环保要求,同时要求进口空调必须使用新型环保冷媒R410A、R407C。然而企业采用R410A等环保制冷剂将意味着要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对利润空间本已狭小的国内空调产业无疑是一轮新的打击。
(四)是反倾销等贸易摩擦风险依然存在。虽然部分国内空调企业适当调高了出口价格,但中国空调价格仍低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出于竞争压力竞相压价,遭遇新一轮反倾销的隐患仍然存在。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企业树立规避贸易壁垒的风险意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加快环保和低耗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空调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鼓励企业在产品质量、档次和自有品牌上加大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是积极开拓出口新兴市场,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促进中国空调产品出口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