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空调企业生存和发展探讨

2005年12月12 11:26:00 来源:制冷快报
现在,国内许多中小厂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令人关注。笔者也经常被问及空调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确,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理论上有“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理论的支撑,现实中格力、海尔等三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年产销在100万台以下的中小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他们今后的发展空间又在哪里?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而且清晰。首先,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短时期内的迅猛突起,得益于民营、集体等多种性质的中小企业支撑。其次,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是依靠比例高达80%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再者,我国虽是经济大国,并非经济强国。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企业数量多,但单一企业整体规模小,中小企业必不可少。

就空调市场而言,是一个完全的竞争市场。2000年起,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曾经一度高达500家,随后在市场的整合与洗牌下,企业数量不断减少,截至目前仍拥有近50家。于是,近年来业内传出了“空调市场将出现寡头,中小企业发展将濒临绝境”的声音。

笔者认为,空调市场还没有进入寡头竞争,目前仍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经济学家昆曼对于寡头的定义为: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对于完全竞争的定义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那么,在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后,空调市场会不会形成寡头竞争呢?中小企业会不会面临被整合的命运呢?笔者认为,也不太可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和企业都是动态的,在三大巨头发展的过程,其它企业也在发展。

接下来,就面临中小企业发展空间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众多,归纳后可分三条:定位国内区域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做成特色品牌。

在定位区域市场强势发展这一操作思路,目前包括澳柯玛、扬子、双菱等诸多品牌已经开始实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投入区域市场有利于企业的精耕细作,既能够保证一定的量,又能实现合理利润。

在操作海外市场上,有飞达仕等专业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亦有像新科这样到非洲欠发达地区设立工厂,寻找海外市场空白点,还有专业从事OEM服务的。这种发展风险小、数量大,特别是在短期内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利润。

而在定位特色品牌上,对于现阶段的空调企业而言操作难度大。海信推广变频空调已经多年,在规模上很难形成大的突破,不过倒是建立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也会拉动企业的发展。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