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贷款依赖大 中国经济强劲掩盖负债问题
这本长达27页的报告将686间市值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与世界其他地区合共5000间企业比较。发现中国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远较外国同业为高。而且贷款期又短,平均有一半的贷款会在少于一年到期。大部分的盈利也要用来还债。因此,报告指出,只有13间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符合国际认可水平。
企业在金融市场猎资途径有限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相信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尚未成熟,令企业获取资金途径不多。例如企业债券市场可以说仍未存在。而中国内地股市虽已发展一段时间,但仍问题多多,近年又因股权分置问题而令股市不断下跌,股市未能有效起到为企业筹集资金的功能。结果企业要获取资金,就只有透过银行贷款。从(附图)可见,中国整体银行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141%,远高于其他国家。可是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却大大低于其他国家。
显然而见,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不漂亮,负债太多,若息率提升的话,很多中国企业的盈利表现及稳定性会受影响。而这情况更进一步反映到现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能引导资金流向具经济效益的地方上,令很多好的企业发展受到阻碍。但讽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急速增长,民间财富大大增加。可是银行不能提供吸引息率,而内地又缺乏其他投资工具。故社会充斥着大量闲资。若股票市场成熟,这些闲资就可引导去帮助企业发展业务,即市民成为企业的股东,这样企业毋须单靠借贷来集资,令财务状况较健康。
从亦可看见,美国的企业借贷占GDP约46%,比例算是偏低,而股市市值占GDP比例则达129%,是主要地区中最高的,情况与中国刚好相反。读者或会认为这代表美国企业过分利用股市集资,或股市过高。笔者最初也这样想,但再想深一点,是由于很多美国以外的企业也会在美国上市,加速了美国股市市值的增长。
印度与美国一样,也是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大于企业借贷。但与美国不同的是,绝少非印度公司在印度上市,这某程度上反映了印度股市近年的强劲升势,令其股市市值显著膨胀。从这角度看,印度股市似乎已经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