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节能问题亟待解决
上海现有公共建筑总面积不到住宅建筑的1/3,而全年建筑能耗却比住宅建筑多25万吨标煤,单位面积能耗相当于住宅的4.5倍。上海市政协在最近形成的《关于上海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对策》中提出,目前,公共建筑能耗已占全市建筑总能耗的65%,节能问题亟待解决。
据统计,从2003年起,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开始超过住宅能耗。公共建筑的能耗以电为主,占总能耗的70%。其中,空调用能最大;照明用能居次。这些电器的功率虽远远高于一般家用电器,但由于建筑面积过大、使用时间较长、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性能不佳等“先天不足”,导致所耗能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
上海市政协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先天不足”属于人为造成:大堂空间追求豪华,建筑外立面使用玻璃幕墙,装饰灯的数量超过照明灯……“建设过程中,开发部门关注更多的是美观、气派、富丽堂皇,对建筑能耗考虑很少。”在全市1.16亿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中,此类既耗能耗材又耗地的情况并不少见,而节能建筑却不到总量的5%。
上海市建筑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徐强分析,公共建筑之所以成为能耗大户,还在于大部分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和用户缺乏科学的用能意识。“譬如安装空调,最后的检测只看有冷风出来就好。管道排布是否经济,通风口设计是否合理,整个系统中有没有多余的耗能环节,全不在检测范围内。”徐强介绍,在国外,能源服务公司非常普遍,政府、企业、宾馆等每年都会请它们对建筑能源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用能系统运行状况、提出能源改造方案、调试用能设备,一轮审计改进后,能源消耗往往能下降5%~10%左右。
据了解,在上海全面推进节能建筑改造中,有关职能部门已着手将公共建筑列为重点之一。在未来5年中,该市将有500万~10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加入节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