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小米:“双簧骗”还是大未来?
12月6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来到美的总部,和美的董事长方洪波谈了三个小时。方洪波透露,双方没有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而是在聊美的、小米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布局。“双方合作框架的最后敲定本来是准备了一下午的时间,实际上只谈了半个小时我们就结束了。”
雷军和方洪波洽谈过程中,隐退白电江湖许久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也到了现场。当何享健和雷军握手言欢的时候,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终于走到一起。2013年美的营收1200亿元,小米265亿元,一个庞大的联盟正在诞生。
随着智能化浪潮从黑电领域延伸到白电,白电企业已不复当年风光。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互联网企业和黑电企业均借助移动入口的先天优势,快速切入白电领域,甚至解构白电企业的发展模式。
面对移动入口焦虑,美的“变形”开启,联姻小米后,双方将在智能家居生态链全面协同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全面合作。借助移动入口,美的重构发展模式,已经延伸到全生态链,包括制造、销售、物流等环节。
而对于雷军来说,小米试图构建智能硬件平台的设想由来已久。在这个平台上,雷军试图让所有硬件厂商的产品都能够与小米手机互联。雷军希望将这次联姻做成一个“标杆性案例”——一旦其他家电企业,甚至智能硬件行业都能够与小米互联后,小米真正的霸业才会浮出水面。
这不只是属于美的、小米两个公司的故事。方洪波表示,“这种时代变革的力量已经在我们面前,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不能原地不动,必须要变,必须向前。至于方向是往哪儿,没有人能预测,但是我们一定要向前”。
移动入口焦虑
12月17日,是雷军45岁生日的第二天,也是美的牵手小米的第三天。这天上午,他和记者在小米办公室畅聊了三个小时。对于跨界牵手家电,他表示去年年初开始准备做路由器时,开始做智能硬件的生态链,初期想找大公司合作,年初和几家家电巨头在沟通。
后来,国内家电产业不断传出与小米的合作绯闻,从最初的九阳股份,到后来的老板电器。不过事后证明,二者均未能与小米达成任何战略上的合作。
雷军坦诚提到为什么最终选择美的,“我们欢迎像海尔、海信这样的公司来合作,甚至是格力。但是对于这些传统的大企业,如果没有成功案例,是很难真正开始的,所以美的是一个切入口。”
而美的选择小米之前,就一直积极地与阿里、京东、华为等合作。方洪波表示,美的要积极融入到各个系统和平台中去。“本次与小米的合作,就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框架,是我们整体变革转型调整战略的一部分。”“美的联姻小米,双方达成这样的共识其实是非常快的,一拍即合,到战略合作公告也就是短短一周时间。”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美的董秘江鹏指出,前提是对各自的战略、文化、地位、互联网的运作价值观都是高度认可,战略合作的思维是比较确认的。
12月6日,雷军前往广东顺德美的集团总部,拜访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以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等相关人士。两天后,美的集团宣告重大事项停牌,市场传闻美的“牵手”小米。
美的“牵手”小米的传闻,直到12月14日终于得到证实。
本次战略合作中,美的以每股23.01元向小米定增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小米将持有美的1.29%的股份。方洪波表示美的根本不缺钱,自有现金流非常充沛。
重要的是,定增后,美的开放一个董事会的席位给小米。方洪波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排,“美的要做一个跟上时代、顺应时代的新公司,我们希望借与小米的合作,为美的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美的实现更彻底的转型。”
从雷军拜访何享健,到双方达成合作共识,也就是短短的8天时间。
当何享健与雷军握手走在一起时,前者是70岁高龄的传统制造业大佬,后者是互联网企业的新贵。握手背后,是美的、小米两个庞大商业帝国的联盟,前者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企业,后者是只有不到4年历史的企业。“把小米和美的的合作看成是一场恋爱,两者情投意合,就像双方微信的传播都用结婚的方式来表现。”前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表示。
双方联姻,无异于平地起惊雷。
美的联姻小米还引起IT界大佬的关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指出,现在很多企业,包括联想都在向他们学习,但显然他们更长于此道,有很深的基因。
刘步尘表示,“美的看重小米的互联网意识,对互联网的理解以及在智能时代拥有的技术。”
美的看重小米的,正是自身所欠缺的。由于缺乏移动入口,美的白电领域屡遭外来者入侵。而外来者凭借移动入口优势,对美的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解构。
相比较而言,在移动入口上,美的缺乏先天优势。直到2013年,美的才开发出M-BOX盒子。美的集团智慧家电研究院院长李强指出,“这个盒子是美的智慧家居系统的核心,有了这个盒子,可以实现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
这场移动入口的布局,关系到美的能否重构发展模式,能否在白电领域继续保持竞争力。“家电未来的发展,要么在一个系统上,要么在一个平台之上,单打独斗的空间越来越小。”方洪波如是思考家电的未来。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