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年空调市场受冻 今年深圳市场下降三成
2005年08月29 09:49:00 来源:制冷快报
今年深圳空调市场从高调开始,却以冷清收官
冷冻年空调市场“受冻”
空调旺季促销鸣金收兵,今年深圳市场下降三成
今年空调的热卖可谓大势已去,众厂商纷纷喊出“收官”的口号进行盘点,并着手准备应付9月的黑电促销热潮。尽管国家能效比政策声势浩大,节能的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但今年不冷不热的夏季却给厂商出了难题。深圳空调市场从高调开始,却以冷清收官,深圳空调冷冻年的尴尬值得我们反思。
天公不作美
今年深圳市场下降三成
8月下旬,向来都是空调旺季的收官时节,随后即进入漫长的淡季“冬眠期”。记者从深圳国美、顺电、苏宁等家电卖场得到的反馈消息,今年空调促销不力,比去年下滑了三成左右。深圳今年在振聋发聩的锣鼓声中启动的冷冻年,却以各卖场负责人的黯然神伤而结尾。“与去年不同的是,深圳今年的空调促销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启动。”顺电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据悉,从3月下旬开始,许多按捺不住的厂家已经蠢蠢欲动,联合商家发起第一波促销热潮,格力特价机的最高优惠为400元,新科达到500元,随后美的、LG也推出返现金。
“今年整个市场远远不如去年。即使在6、7月的旺季,从各厂家仓库的数据统计看,也只有去年的2/3。”铭可达采购总监李逢春告诉记者。
“按道理,进入5月份以后,市场应该走正常的价格体系,成为收获的季节。大家在节前狠打一下,节后平稳过渡。”李逢春进一步分析道,“但是深圳商家‘五一’后打得特别残酷,小一匹打到499元、599元才肯罢休,也就是说,卖一台要亏六七百块。”
今年不如去年炎热是不争的事实,众厂商都把市场冷淡归结于“天公不作美”。即使在7、8月份的促销高峰里,断断续续的阴雨天也浇灭了本该燃烧的空调旺火。业内认为,今年深圳的最高温也没有超过36℃,而且持续时间很短,去年可以达到38、39℃,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对空调市场是致命打击。
“去年大家排队买空调,这在今年简直不可想象。”一位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顺电则认为,除了天气的因素,还与地产开发的疲软有关,因为地产销售与家电销售相关性很强。也有专家认为,由于今年新加入了易好家、永乐等家电零售商的竞争,深圳市场呈现白热化,不少厂商迫于无奈降价,市场促销之多盛况空前。
政策执行见效
节能空调成关注热点
今年3月份,国家能效比政策及时出台而且声势浩大,整个社会由上及下都在关注节能。按照规定,9月1日以后,所有空调都必须贴有相关标识。
“节能成为今年消费者最关注的焦点,节能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顺电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记者从国美、顺电、铭可达等商家获得信息,今年国产空调的常春藤依然是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品牌,进口份额则由三菱、LG、松下等把持着。
“目前消费者确实很关注能效比这个问题。对于没有贴标识的,一般消费者都会提出质疑,厂商都不敢怠慢。”深圳国美广宣部经理李劲飚告诉记者。
那么,节能程度的大小,是否成为顾客选购空调的最终因素呢?
“我们发现,消费者并不会盲目追求高能效比。”李劲飚表示,“尽管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考虑节能的问题,但节能并不能真正成为决定因素,消费者最终看的还是综合性价比。深圳人的空调消费观特别理性,价格适中的机型最受到追捧,一般来说,2匹的空调,价位在一千六七百元左右的普遍受欢迎。”
不少顾客表示更偏向于功率大一点的机型。据悉,今年1.5匹、2匹都成为销售主力军,柜机也博得越来越多家庭的喜爱,窗机则悄然退出舞台了。
在节能主题“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健康概念不像往年那么备受推崇了。铭可达采购总监李逢春指出,尽管出现了氧吧、光波、负离子等多种概念,但今年对于健康概念的炒作明显少了。几年前SARS流行的时候,那些具有杀菌功能的健康空调走得很俏,所以市场也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
■ 消费焦点
变频空调遭受市场白眼
由于相关政策规定,变频空调不列入“能效比”认证的范畴。记者在各卖场看到,整个空调专卖区都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能效比标识,少数没贴标识的变频空调完全淹没在传统定频空调的海洋里。据顺电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目前主推变频空调的主流品牌不多,海尔、美的、海信等,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但变频空调在总体市场的比例只有一成左右。在顺电,即使是销量最好的海尔变频空调,也不到两成。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变频空调也可以用能效比来衡量,应该是优秀的级别。
为什么技术更高、效果更好的变频空调遭受市场白眼?业内人士认为,变频空调总体型号不多,价格也偏高。记者在海信空调的专柜看到,小一匹的普通空调最低价格不足1200元,而相同功率的变频空调则标价2600多元,相差不止一倍,这样高高在上的门槛实在让普通人难以消受。记者还了解到,即使是达到国家最高一级的节能空调,也比条件相当下的变频空调便宜300-500块。
专家还指出,由于厂家改进工艺,提升节能效果,高能效比空调与变频空调的技术相差无多,也对变频空调带来冲击。
■ 记者观察
今年淡季不会太平淡
尽管淡季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空调市场会一直风平浪静下去。顺电方面分析,接下来还有一些小“刺激”,因为9月后的新房入伙潮,11月后对暖空调的市场需要都会在“收官”后产生微热效应。但在价格层面上,顺电称,淡季的促销价格肯定没有暑期诱人了。
铭可达采购总监李逢春也认为,由于今年旺不起来,所以今年的淡季不会太淡。他认为,市场总需求没变,因为一部分人在暑期犹豫了而没有买,所以估计这些潜在顾客会在“十一”黄金周掀起一轮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