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诺瑞特十年磨一剑 技术革新赢得市场

2011年06月25 15:46:00 来源:制冷快报

制冷快报 据日本媒体报道,作为日本东京太阳能燃气热电并给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推手,力诺瑞特以其太阳能集热领域的独有优势,推动了日本首个太阳能与热气结合的太阳能系统落地,以制胜技术在市场扩展方面创造又一次登顶。

盘点力诺瑞特的十年,其在热能应用方面的成绩去总结其发展状态,那就是--技术革新赢市场。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促建筑节能

“在中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而即使是新建筑,也有 9成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这样一组数据,对中国建筑节能方案的呼唤尤为强烈。

为此,力诺瑞特适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热水与建筑结合的理念,引进、消化、吸收德国的分体式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率先在行业中推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技术,研发出第一个可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确立了太阳能纳入建筑领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管理”的技术标准,并被国家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授予行业唯一“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根据不同建筑需求开发出九大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出17种建筑节能方案。这种以中温集热技术为依托,重点攻关太阳能全方位解决建筑内热水、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的方案,将使我国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热水、空调和采暖所占的建筑能耗比从65%降低至50%以下。

随着近几年国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力诺瑞特提出“阳光保障房”计划,将太阳能全面系统的与保障房相结合,意用“保质保价”、“绿色低碳”让城市弱势居民的生活“转绿”。业内专家称,该计划将引领太阳能热能利用升级到建筑工程层面上,并将推动我国低碳功能保障性住房迅速在全国推广。

150℃集热引领行业进入“中温时代”

像所有行业发展无法避免的一个轮回一样,随着我国太阳能发展进入一个快步前进的时代,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抢占市场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价格战、恶性竞争等弊病限制着产业的和谐有序发展。因而在太阳能在中温技术之前,太阳能应用几乎止步于热水利用的层面。

直至2010年,由力诺瑞特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太阳能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和真空管集热器问世后,集热温度可达150℃,才真正实现了太阳能应用从热水到热能的转变。

太阳能中温集热技术的突破,不仅突破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集热器120摄氏度的热利用极限,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太阳能光热的应用领域,成功开辟太阳能采暖制冷、海水淡化、工农业用热等多个应用领域。

太阳能锅炉开启“工业绿动力”

日本地震后,菅直人发表声明,全部放弃核能发展;意大利近期发展核电被公投否决;德国计划到2022年全部放弃核能,偏重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中国新能源规划目录中,太阳能被列入鼓励项目,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成为全球共识。太阳能产业技术将被更大力度的应用于各领域,中国的工业文明正迎来太阳能时代。在工业耗能占据全社会总耗能70%之多的背景下,太阳能工业热能应用更是当务之急,而工业用热集中在80℃-250℃的现实,也成为太阳能企业面临的一道坎。

以技术研发见长的力诺瑞特,攻克了太阳能产业从民用到工业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技术。5月10日,全球第一个CPC中高温系统在工业热能领域的应用项目--力诺瑞特CPC中温太阳能锅炉落成暨“工业绿动力”计划在山东济南启动。此举标志着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正式进入工业热能应用阶段。

未来,力诺瑞特还将对燃煤、燃气、燃油锅炉做高效热力补充,实现对造纸、食品、化工等八大工业生产的热能利用,并力图在“工业绿动力”后续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对全国13200亿的工业热能市场总量的开发。而且,力诺瑞特研发的锅炉系统一经完善,形成成套技术后,还可在建筑节能和太阳能空调上得以应用和推广。力诺瑞特的中温锅炉技术实现了提高能效和使用新能源的双轨前进,该技术是太阳能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典范,标志着我国中温技术在升级中走向成熟。

据了解,刚刚正式投入运行的日本东京太阳能燃气热电并给系统,通过利用天然气发电,将余热作为热源再利用与力诺瑞特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相结合,是太阳能热利用率高、余热转换率好的热电并给系统,充分满足建筑物内部用电以及为建筑物提供冷暖空调、热水,是力诺瑞特热能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成功融合。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