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新年实现新跨越

2007年01月13 00:00:00 来源:空调制冷大市场

从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初的1992年到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的1998年,中俄两国的年双边贸易额就像俄国在这七年的国内经济状况一样,大幅波动和长期徘徊。

但在渡过最初的七年之痒之后,中俄贸易额从1999年至今,创造了一个连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黄金七年,年均增长率达到30%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中国成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急剧的量变提高,已经将新的质变催生到了临界点上,中俄两国间经济合作中的因一些结构性深层次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

瓶颈和短板

首先是贸易方式单一,贸易规模随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较大,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平稳发展。中俄两国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目前中俄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边境贸易为辅、少量的加工贸易作为补充,三种贸易方式分别占双边贸易额的70%20%11%12%

从贸易结构看,当前中俄贸易的水平和层次不高。中国对俄出口主要以纺织和轻工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鞋类商品占中国对俄出口额的60%左右。中国自俄进口主要以原材料商品为主,其中能源产品、钢材、化肥、原木及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占了自俄进口总额的近70%.贸易秩序也还不是十分规范,作为双边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贸易存在大量灰色清关现象,导致贸易摩擦增多。俄执法部门经常以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走私和防止灰色清关为由,单方面采取过激行为或限制性歧视措施,对中国输俄商品进行罚没和管制,不仅损害了中国公司和商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给中俄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蒙上了阴影。

双边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尚未很好地建立起来,银行结算、贸易仲裁与出口信用保险等重要领域尚不能满足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

相对双边贸易的增长,中俄间的相互投资已经成为了短腿,首先是规模不大,对两国贸易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且在有限的投资中,投资的领域也比较单一,投资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暂时还缺乏战略性的、在能源领域的大型投资合作项目。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ϣ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