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质制冷剂的新供求关系

2009年03月20 00:00:00 来源:电器

在单工质制冷剂中,HFC134a、HFC125、HFC32等产品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其中HFC134a可以单独作为汽车空调和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制冷剂,HFC125和HFC32主要参与混配环保制冷剂等产品(见表)。HFC134a、HFC125、HFC32的供求情况又是如何呢?

无水氢氟酸是否是指挥棒?

2008年,受到基础原料市场大涨大跌的影响,单工质制冷剂也随着原材料价格在不断变化,这使人们很容易将产品的波动起伏认定为原料成本之使然,而左右价格的关键其实是产品供求。

无水氢氟酸是氟制冷剂的重要原料。2008年,由硫磺、硫酸、无水氢氟酸一系列价格连锁反应带来的氟制冷剂产品的价格大幅涨跌令行业“谈酸色变”。98硫酸华东市场价格在一年间由2008年年初的每吨1400元攀升到6月中旬的将近每吨2000元,而进入9月则一路狂跌至每吨400元,至今仍维持在此低位。2008年上半年无水氢氟酸价格也持续上涨,价位最高时,增幅比年初上涨了50%,而下半年却一路走低,2008年第四季度至今维持在每吨5000元。

HFC125、HFC134a、HFC32等氟制冷剂产品价格是否追随无水氢氟酸的涨跌而跌宕起伏?我们知道,每年的前六个月,尤其是三至六月是制冷行业的产销旺季,同样也是制冷剂产品的销售旺季,同时在维修领域的应用,还将这一旺季延续到七八月份。因此,制冷剂在销售旺季时的成本增长实际是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削弱了利润空间,除非制冷剂涨价幅度能够完全弥补成本的增长。

由2008年HFC125、HFC134a、HFC32散水出厂价格走势以及无水氢氟酸华东市场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HFC125和HFC32的高位价格区间覆盖了无水氢氟酸的高价区,而HFC134a的价格则是全年基本稳定在每吨2.5万元到2.9万元,7月开始走低,此时每吨无水氢氟酸的价格仍在万元以上。

由此可见,原料价格只是影响氟制冷剂产品成本的一个方面。产品成本是产品定价的一个决定因素,在卖方市场上,成本的增长能够相对顺利地向下游传导,并反映在产品价格上,而在买方市场,原料价格上涨很难传递到产品上,制冷剂生产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而企业盈利减少。

HFC134a产品价格在原料无水氢氟酸仍在高位时不得已走低,可见HFC134a的市场竞争程度要比HFC125和HFC32更激烈。而HFC125和HFC32是否也存在潜在的供求失衡?

供求是否潜在失衡

环保制冷剂应用的增加将刺激HFC125和HFC32的需求增长。从HFC125、HFC32和HFC134a等参与的混配制冷剂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HFC125在混配制冷剂的应用最广,几乎在4系列的环保制冷剂中都要用到,并且是所占份额较大的单工质制冷剂。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制冷剂将逐渐占据市场,并成为主要角色,其中HFCs混配制冷剂是选择之一。在日本以及欧盟的主要国家先后在家用空调等领域淘汰HCFC22之后,美国将在2010年开始禁止进口和生产HCFC22制冷设备,HFC410A等环保制冷剂将成为主要替代制冷剂。中国作为全球家用空调主要生产基地,制冷剂替换的时间表早已摆在各空调厂商以及制冷剂供应商面前。HFC125和HFC32等也将随着环保制冷剂需求的增加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单工质制冷剂。看到如此前景,2008年阿科玛宣布投资4亿美元,在江苏常熟于2009年底建成年产1.5万吨HFC125商业化装置。HFC125的改扩建项目并非仅此一家。

2008年HFC125供应的开工不稳是造成HFC125资源紧张、价格上涨的一方面原因。有的企业HFC125装置在2008年没有正常开车,产量与产能相差较大,错过了制冷剂的销售旺季。比较HFC125、HFC32等产品产能,便可以判断出这些产品是否存在潜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2008年,HFC134a正常开工的企业仅有4~5家,设备闲置率高达60%。某制冷剂生产企业的有关人士表示,2009年的全球经济低迷给HFC134a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压力。不过,如果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假冒HFC134a产品能够出台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和禁止,则会给予HFC134a市场不小的支持。“产业在线”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的HFC134a出口数据判断,价格十分低廉的非HFC134a制冷剂集中在中东一带市场地区,以HFC134a名义出口的非HFC134a产品在2008年上半年的出口量达到3860~5040吨,严重抑制了真正HFC134a产品的出口。

2009年底HFC125和HFC32的年产能约为4万吨,如果根据环保制冷剂对单工质制冷剂的需求比例平均为50%粗略计算,则每年可生产8万吨环保制冷剂。以家用空调为例,根据“产业在线”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用空调生产量超过6300万台,如果全部采用环保制冷剂则需要单工质制冷剂7.6万吨左右。

由于单工质制冷剂需求具有阶段性和季节性,因此2009年HFC125和HFC32仍面临不小的市场压力,而压力同样来自全球经济低迷造成的需求萎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2009年前两个月,HFC125和HFC32的价格一路下滑,春节过后,浙江HFC125散水出厂价格已经下滑到每吨3.3万~3.5万元,在近三年中也属低位。因此可见,HFC125、HFC32等单工质环保制冷剂的利润容易受到市场竞争而挤压缩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