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电市场监管不力致“丑闻”屡现
制冷快报 - 日前,网上出现借卖旧家电之名,暗售“以旧换新”凭证的现象。一些网店表面上是在出售旧家电,但实际上卖的却是家电“以旧换新”凭证。为规范二手货市场,国家商务部曾发布《旧货品质鉴定通则》和《旧货品质鉴定旧家用电器》行业标准。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显示,二手租赁交易双方多数视规定于不顾,注定要出现纠纷。
市场上出租家电的主要是旧货市场和一些家电维修店,还没有专业的家电租赁公司。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二手家电销售网58同城、赶集网、易登网等也成为不少市民在租赁、出售二手家电的平台。出租家电大都是使用多年的二手货或翻新机,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据了解,一些人从市民手里买来旧家电,再卖给正规回收站换取补贴凭证,然后再在网上出售。消费者利用网购来的凭证,享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政策优惠,骗取财政补贴资金。据悉,要办理“以旧换新”凭证,必须把旧家电详细信息输入系统,而要获得“以旧换新”补贴,必须将旧家电送往相关的拆解公司。针对此种行为,国家虽有旧家电行业标准和各种政策,但却无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督保证政策得以执行,政策执行上有大漏洞。
行业规定“所有二手家电必须经过质量监管部门鉴定,对已过使用年限的废家电强制报废;旧家电销售前必须在明显部位粘贴统一的‘旧货’标签,并注明家电的质量责任;未经相关部门鉴定检测或未粘贴有关标志的二手家电,不准在市场上流通。”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显示,旧家电分为可正常使用的旧家电和不能用的废家电,前者可作为二手商品继续销售使用,后者已丧失使用功能或超过使用年限,存有质量隐患。
现市面上的二手家电大都没有按规定贴上“旧货”标签,进行买卖时也没详细资料登记,一些家电看似光鲜的外表之内,隐藏的是参差不齐的零配件,因此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与重要范围。实际上,家电“以旧换新”正催生出一条产业链。旧家电卖家、销售企业、回收企业等,受利益的驱动,他们明知标准却怠于执行,再加上监管不到位,致二手家电“丑闻”屡现,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