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坡到深圳(连载14)
厕所不缺水了,垃圾箱在钣金线的协助下做好了,蚊帐挂了起来,灭蚊子、除苍蝇、杀老鼠的工作也一一完成。从挂蚊帐到灭老鼠的工作,都是总务在我的安排下请示宿舍委员会发动员工协助完成的。在这个时候,绿化的工程也完成了。
一个月后,当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在不知不觉中,整个维持环境清洁的气氛也树立起来了。就这么样,开始我还经常随手捡一些扔在地上的垃圾,一两个月后,我们的员工已经不随地扔垃圾了。扔垃圾的只有外来的客人,一般上,员工看了也会随后捡起来。
半年后,我们厂区的整洁是平湖镇的骄傲。深圳市领导来参观时,不论是镇里或乡里的领导,都不会忘记带他们来参观我们工厂,而且总是重点参观我们的宿舍。为什么呢?原来是要展示平湖镇的文明管理。我们没有管人的条规,但是我们的宿舍管理成为了平湖镇的典范;我们的员工成为了典范。后来,深圳市的机关还派人来学习呢?
我是小题大做吗?
这么一件芝麻绿豆小事,我花了七个页面大做文章,难道不是小题大作吗?我确实是小题大做,但是小题大做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原因还不止一个。
以下是一些原因:
1)宿舍管理的问题本来就是非常简单的小事,本来就是一个思想简单,知道自己责任的普通干部在一两个月内就能轻易地解决的小问题,然而我的行政经理和总务却和我罗里罗唆了好几个月却还是解决不了。他们浪费掉我的时间比浪费大家的时间看我罗嗦还多得多呢?
2)类似的问题,因为小题大做而解决不了的难道不是随处可见吗?因为分不清责任和权力和关系而把这些简单的问题搞复杂,难道不是企业和社会的通病吗?
3)管理难道不都是小事吗?所谓的大事也不过是小事的集合而已。孙子说治众如治寡,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陈平说宰国和宰肉也差不多,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4)管理好宿舍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5)说实在的,这个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其实确实是已经包含了管理的逻辑。目标、概念、理念、责任、义务、权力、以身作则、计划、具体、标准操作程序、执行、全员参与、追踪,基本上都包含了。
组织结构
在我简单的行动计划中,我的第二项任务或责任是:
■在稳定了民生问题之后,建立最简单的人员组织结构和职能分配,要做好这个工作,事前要判断和挑选适合的人选当经理,然后再和经理脑力激荡,挑选出恰当的人选负责每个主要环节的的工作。
第一项任务虽然非常小,但是它的如期对我的第二项任务的推选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建立了员工对企业一点点的信心和对我的一丝信任。我的组织结构是再简单不过的,而且是抄袭总公司的,具体的结构如下:
从1993年10月开始到1994年3月春节后,我重复请教马来西亚来的五位干部、香港的老杨、老何、还有一些决定了要委任为经理的国内干部,选择适合当经理的人选。说实在的,我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老何交替工作时,问我有什么要求?当时我的干部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员工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三四岁而已,而且都不是搞空调的。所以我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叫老何把他赞不绝口的成都分公司经理袁工调来工厂当经理。袁工是清华大学毕业生,还到过法国留学,这应该是我最缺乏的经理人。
袁工带了他的一位同事禹工,于是我就解决了两个经理的人选。小叶因为家庭问题回吉隆坡去了,剩下的经理职务,我只填了两个,其他经理职位悬空。吉隆坡来的小小叶负责财务行政部、西安来的周工负责资材。另外三位吉隆坡来的工程师只是当普通干部,分别分派在资材部、质保部、生产部,其他第三层的干部都由国内的干部填满。
我在星期一的大早会和星期五的干部会议上,一再强调:“我们不要分我们是西安来的,武汉来的,马鞍山来的,还是吉隆坡来的,我们要做的是设法把最恰当的人,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而已。因为彼此的认识不深,所以这个决定肯定是不准确的。下一步就要看具体的工作表现来调整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