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风系统的潜在消费规模高达17000亿
新风系统在我国民用市场潜力至少在1.68亿台以上。业内人士介绍,新风系统在欧美家庭普及率已经高达96.56%,中国潜在的消费规模高达17000亿。
元旦以后,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武汉也成为“雾都”。出门戴口罩、回家紧闭门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成为市民吴女士近期生活写照。“还好我家房子已经装修了七年多,否则这关着门又是在吸甲醛了。”她感慨。
生活品质要提高,健康情况要关注。随着这些认识的提高,空气净化产业成了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可是,现在的空气质量呢?
净化、修复空气究竟要多少钱?不少业内专业纷纷给出估算:最少的是300亿,是现在正在投入的资金,同时预测保持每年28%的复合增长率;有人说是750亿元;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环保部燃煤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白云峰在2011年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认为,“可能要投入数千亿,才能够让中国城市的PM2.5数值与西方国家相同。”
据了解,空气环境产业可分为源头治理监测和终端净化防护两大类。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研究,在源头治理方面,伴随日趋收紧的工业尾气排放标准,未来持续看好袋式除尘行业,其中又以搭载PTFE聚四氟乙烯滤料的净化设备前景最佳,预计整个产业链从上游滤料到下游除尘设备都将获益;污染源监测方面,中国空气质量和烟气监测市场规模2010年达到26.8亿元人民币,预测在“十二五”期间,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23%,到2015年达到76.3亿元人民币。而在终端净化市场,特别是在民用和家用设备市场,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传统空气设备净化生产商、上游家电生产商和国外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正在加速开发这一潜力市场。
给脏空气做清洁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市办公场所室内空气最新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有害物质如氨、甲醛、臭氧的超标率分别为80.56%、42%和50%。而来自混凝土、水泥、花岗岩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氡,亦成为不容忽视的无形杀手。
有统计数据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2~5倍,甚至可达100多倍;在室内可检测出约300多种污染物,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可如今,大气污染严重,大多数人自觉选择了紧闭门窗,并减少外出时间。原来许多人提倡的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关闭门窗后,密闭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又凸显出来。
1.68亿台的需求量
要改善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在加快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的同时,加速室外新鲜空气的注入。有一种设备可以有效交换室内外空气,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并避免室内温度受到影响,这就是新风系统。
换言之,空气净化设备只能净化已经存在于室内的空气,而不能完成室内外空气循环,空气只能在室内不断循环。而新风系统可以完成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循环交换。将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室内空气循环净化的作用。
据悉,新风系统在我国民用市场潜力至少在1.68亿台以上。业内人士介绍,新风系统在欧美家庭普及率已经高达96.56%,中国潜在的消费规模高达17000亿。
据媒体调查,在国外新风系统产品代理行业平均利润率为49%,盈利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199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25亿美元,2004年突破320亿美元,2008年达到760亿美元。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该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2.7%。尽管全球市场在飞速的发展,但目前中国该行业还未真正起步。在未来几年内,新风系统产业将处于快速成长期。
据专家预测,在今后5年内,其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将达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