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发展之路
所谓创新不是一个企业有一个专利,自主创新体现我们行业整个水平,体现整个企业的水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品牌,没有世界一流的企业,成不了强国。
行业发展需要“新”
新有四个方面:第一,鼓励新思路,激励新思路。第二,勇于新创造,光有思路不行还要去创造。第三,成就新产业,新工程,创造是一个单点。最后,开拓新局面。既然要开拓新局面,就要有思路,就要去实践,要落到面上。新、变是联起来的,没有新就不会变,不变就不会新。IT行业变得最快,也是众多行业中求新求变最为典型的行业。我们行业虽然不像IT业这么快,但是也需要不断地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最早起步依赖于引进国外技术,相对于机械制造业其他行业,大量的合资、合作、技术引进,成为这一行业的显著特点。迄今为止,外资企业仍然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几十家重点企业当中,无一例外接受或拥有过技术引进或直接合资合作。
然而,可喜的是,国内部分企业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或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甚至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新。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清华同方的空气源热泵可以在零下20度正常工作;清华大学江亿研发的溶液全热回收的新风机组,cop值达到5,而且还具有杀菌功能,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前不久刚对此产品开过鉴定会,对该产品的评价就是国际首创。像这些我们行业都在研发过程中,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沿着自主创新走下去,那对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会带来飞速的发展。
所谓创新不是一个企业有一个专利,自主创新体现我们行业整个水平,体现整个企业的水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品牌,没有世界一流的企业,成不了强国。
多元化发展,行业的新思路
从整体情况上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各行各业都在朝多元化发展。我们行业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如何来发展新的思路?行业的各方都应参与其中。每个行业都有许多选择,比如钟表业,现在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是全世界手表行业的制造大国,而瑞士的钟表在全世界范围享有声誉。瑞士钟表业有很好的市场定位,尽管它只占有世界0.3%的份额,但却占总销售额的50%,中国做低端产品,瑞士走高端路线,将手表做成装饰品、奢侈品。我们的行业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市场。除了从市场细分来考虑,还可以开拓新的思路。再比如说现在家用空调行业应该往哪走,不能仅依靠送东西来促进消费,送的东西都是附加的,要把有些功能做进去有什么,成为它的一个附加功能。有时候把多个功能有机组合,可能产品本身来讲的功能并没有提高多少,但却可能会带来新的发展。如今手机附加照像、录音、听音乐等功能,就是多功能有机配合的最好的例子。就拿照像融入手机来说,本身相机就是用来传递图像信息,加入到手机中后就可以直接利用手机网络来进行传递,使传递功能更好的发展。
在我们这个行业中也可以思维活跃一些,尽可能多想一点,然后把不可能实现的筛选掉,留下可行的进行研究。现代化的社会强调的是集成的概念,单一功能的强化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形成功能的多元化。
能源结构变动的新趋势思路
从目前的国家发展的大环境来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短时期内总体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传统能源结构会有所调整,使得我们暖通空调的能源有了更多的选择或多元组合。
目前企业有两件事可以考虑来发展。一、用传统能源的要提高能效,使用效率。第二,想办法使用可再生能源,它不是传统能源,对环境的破坏小,影响小。但现在相对来说价格高,想办法如何巧用,这样一边是节约,一边是开源。这两方面发展起来当然还要有产业,可再生能源也要有产品。慢慢从传统能源效率提高,使用率减少,到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逐步增加,来解决节能环保的问题。尽管之前有难度,先找容易的先上去,这个需要慢慢的积累,只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越。这个从产业上来讲要考虑,工程建设单位也要都要考虑。
新想法的实施前景趋势思路
现在国家提出住宅要往中小户型走。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中小户型室内居住条件,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同样对于90平米以下的住宅是否有必要发展其它形式的空调系统,我们应该为中小户型去想一些技术手段。过去做多联机都是面向120-150平米以上的建筑,90以下的能不能也改善一下,而不光光是分体机一个思路。分体机肯定要存在,但不应该就只有分体机一个思路,应该还有别的思路。设备厂家和设计人员互相结合,在了解住户的内心需求,来做出一些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的产品。用得起就是价格不能太贵,用得好就是效果要好。对于新产品,要大家没有想到东西推出来,这样才有新意。
有人提出空调三用(制热、制冷、供热水)的思路。冷、热、热水三联供,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不是一个企业能做到的,是一个区域性的工程,必须由政府出面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三联供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在中国有时候做不到,电网发电用不了那么多,限制整个区域的热电联供,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
对新技术要关注,在应用上既积极又慎重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应用新技术,专业水平无法有重大提高,在竞争中会被淘汰。但是对于新的技术的应用和新思路的开拓研究,不能盲目,要进行试点,小范围研究,否则会适得其反,技术运用失败的同时带来经济损失。在试点时,既要认真做好策划与设计,认真施工,更需要定量的观测,测试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经过运行考核,再在一定范围内研讨。在得出可行的结论,并在技术与产品上有所准备后,大力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