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空调节能新技术研讨会北京召开
【艾肯空调制冷资讯网】6月6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和国家发改委资源环境司主办,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空调节能新技术研讨会暨房间空调器2009超前性能效标准专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相关单位的一百多名空调界人士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主任殷明汉先生主持,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孙晓康副主任致欢迎词,国家发改委资源环境司谢极副司长做了题为《中国的能源形势和宏观目标》的报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于欣丽副院长,以《能效标准在国家节能工作中的作用》也在大会上致辞。
研讨会设置了四个讨论主题,讨论主要围绕我国2009年将要实施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论证其技术可行性,分析潜在的市场障碍及解决方案。研讨会为此特邀了来自美国制冷空调协会ARI、日本大金空调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的代表介绍了国际制冷空调能效标准最新情况及相应的节能技术。
行业的声音
讨论会主题之一是空调行业的发展与挑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姜风女士以《空调行业的发展与挑战》为题发言,她主要提出:“节能是中国空调器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新标准一定要具有超前性,但也要实事求是,将节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配套产品产能水平问题,尤其是高效压缩机、电机的供应问题等;也要充分考虑消费者承受能力,因为在3、4级市场上对价格很敏感;另外重要的是不能以牺牲性能为前提去追求高能效。”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先生做了《空调行业的节能趋势》报告,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保持了平均15%左右的年增长,到2006年全行业完成产值约2400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制冷空调产品制造国,同时也是第二大使用国,因此对于空调制冷行业来讲,节能任务任重道远。”
张秘书长系统介绍了在中国目前对于空调制冷产品能效标准的制订情况以及节能产品认证情况,并对行业上开展的多项围绕提高产品能效进行技术开发的项目进行介绍,提出企业下一步应该多注意对蓄能技术应用和多种能源利用的开发,建议企业在今后经营中坚持以节能环保为主要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的声音
讨论会主题之二是“国际制冷空调节能新技术论坛”,会议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制冷空调协会(ARI)副主席Henry Hwong先生就美国空调器节能技术与经验进行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美国能效标准由自愿性到强制性的发展历程,以及到最近几年美国国内关于SEER12与SEER13的争论,这些争论围绕有关“制造商、消费者、回报期、环保问题、竞争、成本、节能、市场需求、政治等”各因素之间展开,对这些争论的分析中,Henry介绍了他们认为提高能效应该注意到的经验教训,比如,可能带来的对消费者的冲击、南北区域回报期的差异、库存的消耗等,尽管对于从SEER10到SEER13的节能潜力的评判还在继续,但新的能效规则制订将在2008年开始,2011年完成,而2016年将开始实施。
来自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空调产品本部产品开发组的北川武先生介绍了日本空调机的节能动向及技术,他从空调机不同部件的耗电量分析入手,介绍了日本节能的核心技术—变频技术的新的发展动向,因为压缩机的耗电量占了空调机总消耗电量的88%,所以对压缩机效率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同时,他还介绍了针对热交换器效率提高技术的研究,通过改变换热管的内螺纹形式及改变换热片的片型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企业的声音 讨论会的主题之三是“新标准对企业的技术影响与成本分析”,来自格力、美的和海尔的代表分别就新标准可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观点。
格力空调的张辉先生认为:“从合理的能源消费来回顾空调产品的发展,根据国民消费水平,从家用空调在市场上的销售我们可以看出,深受大家喜爱的空调仍以4-5级产品为主,其销量占了整个家用空调市场销量的95%。制冷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和企业有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低能耗产品,空调产品如果要节能,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包括压缩机技术、风机技术、换热器技术及控制等技术的发展才能达到。而因为对于压缩机、风机和换热器效率的提高分析,1-2级的空调器的耗材量明显比4-5级的耗材量增加,因而前者的净质量明显比后者的净质量增加,所以这些增加的钢、铜和铝就应该选用新型材料,如何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优化利用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和不懈的追求,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美的公司的伍光辉先生则从能效提升的主要技术因素分析入手,对因“压缩机能效提升、风扇电机能效提升、换热器能效提升”所带来的利与弊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作为空调器能效提升的关键部件,压缩机、风扇电机和换热器的(目前)能效提升幅度不足以支撑空调器能效等级的大幅提升。随后,他就空调器能效提升成本分析阐述了观点:“如果在2009年将能效比提高0.6W/W,预计空调器企业将会因材料成本提高增加而增加30%-40%的成本资金。”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美的公司建议能效提升按渐进方式提升,2009年空调市场准入标准EER按现行标准的3级要求。
海尔公司代表高宝华则从限制空调能效提高的主要障碍及海尔空调节能产品设计成果介绍方面阐述了观点,“新标准的实施,应综合考虑空调器制冷和制热能效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使用的舒适性,对于产业链更新的投入问题要考虑企业承担能力的问题。”
其他各方观点
讨论主题之四是“空调产品技能技术与应用方案”的交流,来自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的工程技术部王贻任博士,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周易副总监,天津大学马一太教授,春兰公司的周晓明先生,杭州松下电机公司的彦明升先生,科龙公司的黄晓峰博士,西安庆安的孙民博士等都发表了针对技术、成本、标准等不同方面的观点。
研讨会总结
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进行了总结,总结说,2009年超前性能标准的制定会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2009年能效标准的修订,对于行业来讲又将迎来一次大的挑战,顺应国家节能发展要求,能效的提高是必然的,这也是提升空调行业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虽然会对行业及企业带来冲击,但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也会带来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竞争力的增强,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由多方进行充分的讨论、论证是保证这种冲击下行业和企业不会遭遇过大的成长压力,对于这一标准的最后出台,人们拭目以待,而让市场接受因提高能效而带来的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也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
相关连接:
现行能效标准规定是从2005年3月1日起,采用企业自我申明+备案+市场监督的方式,根据《单元式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对空调强制粘贴能效标识。此标准中空调的能效被分为五级。最高为1级,体现了国家的中期目标,具有超前性;2级则体现了目前市场条件下可实现的最佳经济效益点,因此达到2级水平的产品,则为节能产品,最低5级为能效限定值,低于5级的产品将不能进入市场。
2005年这一步能效的提升在入门级体现在能效比从2.3提高到2.6,而2009年超前能效标准提出入市门槛将由现行的2.6的能效比提高到3.2(目前的2级标准)。
两年来,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在促进节能降耗方面初见成效,累计节电约37亿度,节能产品的市场初步建立起来。今年,我国家用空调从行业整体产销量看,淡季较去年同期(5月份)也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总产量2628万台,同比增长17.76%;总销量2081万台,同比增长4.58%。但是其中4级-5级的非节能产品的销售占据整个家用空调市场销量的95%。
6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改委连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第32条明确提出要组织制(修)定变频空调、商用冰柜、家用电冰箱等终端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以支持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方案》,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实施意见》,从质检部门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各项工作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第七条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家用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公布国家推行的节能产品认证目录,编制国家统一的节能产品认证规则,确定认证标志,并在家用电器等产品领域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国际协调互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