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详解格力未来之路
差不多是十多年之前,一位学富五车的经济学教授曾对笔者语重心长地说过,在充分市场化的产业内,企业最根本的责任是对利益的追求,他阐释的是资本的逐利性。2015年的1月9日,董明珠却说:“我觉得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应该以创造为目的”。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格力电器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刚刚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董明珠这句话与其说是获奖感言,还不如说是她对格力电器过去二十多年以来创造的彪炳业绩的总结陈词,更大程度上,她是在向所有人阐明了格力未来发展之路的核心根基。
总是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董明珠将格力乃至中国空调产业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现在萧瑟市场环境下格力空调出货量的狂飙疾进愈加凸显出其对整体行业的冲击力。2014年140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和100亿元以上的净利润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相比于过去那华丽的财务数据,任何人只会更为关心格力未来是否能将这种耀眼夺目的业绩表现延续下去,相信董明珠她自己也是如此。
但是,中国家电产业的整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产业的解构作用正在全面展现出来,消费者行为模式、产品设计开发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等等都在孕育着丰富的变量因素。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董明珠将为格力缔造一个怎样的未来,才是被舆论倍加关注甚至是反复拷问的重点。1月9日,董明珠向来自全国的媒体勾勒出了格力电器一个全新发展轮廓,正如她自己所言的那样:“这次获得这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不标志着我们格力电器很成功,但是我认为这表示了格力电器新的开始”。
图1(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代表领奖)
“我愿意格力成为真正的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董明珠说她家里现在就是光伏空调的试验场地,在节能环保要求日渐严苛的当下,不用电费的空调在切中产业发展痛点的同时,还集中展现了格力的创新技术能力。事实上,格力现如今的技术竞争优势的构建并非是一蹴而就。一个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陈年故事即十多年前格力想购买某日企核心技术而不得时,倒逼格力进行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我觉得我们是在创新这条道路上,一直在寻找怎么样让中国的制造业在技术上真正走在世界前列的方法”,董明珠说。现在,格力已经找到,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市场上同样如此。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庞大的资源投入,笔者从格力内部获悉,格力唯一一个没有投入预算的部门就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部门。对此,董明珠也谈到:“格力的研发经费是多少?2%、3%、还是百分之几?在我的概念中没有百分之几,只要有需要就投入”。正是这样不惜成本的疯狂投入,催生出了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等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2014年内,格力电器第六个研究院成立,其研发团队也接近8000人,如此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平均年龄才29岁。相比于通过资源投入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董明珠更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她说:“我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体系,这样的体系体现公司的创新文化意识,我们在创新体系里最注重的是人才的创新,而且让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营销女王在技术和产品上展现出了其偏执的一面,但正是这种偏执,让创新成为了格力的基因。
图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