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坡到深圳(连载6)

2006年04月14 09:25: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大官僚为什么要放牛,而让小官僚放肆呢?肯定他们自信政府机构是都做垄断生意的。反正他们认定这些排长龙的人都是有求于他们的,所以他们就心安理得地做官僚了。

然而,这种没有管理概念,不创造价值,而且还要给别人制造无用功的操作难道不是误人误己吗?每次我看到那不可一世的嘴脸,我心里就骂:“活该他一世人当一个小公差!没出息!”

世事确实都有有形和无形两面的,当你在有形的一面太牛的时候,在无形的一面就要熊了。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固然很牛,但是一世人当一个小公差难道不是没出息吗?这难道不是不创造价值,却还要制造无用的报应吗?

公关确实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名词,他们和手拿水火棍,监押林冲的公差董超、薛霸难道不是同一个级别,同一副嘴脸的吗?他妈的,活该他一世人没出息!

其实从管理角度,官僚是属于服务行业而不是属于垄断行业的。他们正确的名字叫做“公务员”。公务员的使命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朴实地为人民服务了。把这个使命细分成具体的目标,明显的,有两点是根本的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的追踪的。这就是第一,公务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的风气;第二,服务的效率,也就是人龙长度的控制。这是大公务咒管理小公务员的重点,不容出岔子。这是容易做而又有效果的事,如果做不好,那肯定不是因为不能做,而是因为不要做而已。

卡穷国家的长龙

前面所述深圳关口的长龙绝对是没有管理的恶果。如果是六个关口全开而不是只开两个,那么过关的速度至少可以提高三倍,于是长龙就变短龙,短龙就宿到没龙了。

无巧不成书,几个月后,我在广州火车站买车票到肇庆去,又在那里排长龙,而且卡住的时间比在深圳海关还长,足足卡了三个小时。更滑稽的是排队的时间比坐车的时间还长呢!真正的巧合还不是排长龙,而是买票的窗口也刚巧是六个,而开放卖票恰巧又是两个。其他的工作人员,有三个间断地在当警察,他们一面维持次序,一面在大声骂排队的人素质差!我内心里骂他们老母亲无限多次,就是没敢骂出口:“你他妈的去卖票,把六个窗口全打开,不是就不用排长龙了吗?”

到底是谁的素质差呢?到底是谁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时的生产力呢?关键还不是这些没有效率的卖票人的生产力,而是那些排长龙等买票的人的生产力被莫名其妙地浪费掉了。

从管理的角度,卖火车票的逻辑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售票员的使命也是和海关一样的,也就是为了人民服务。要完成这个使命,他们的上司也和大海关一样,要追踪卖票的效率。如果测量卖票的效率呢?还是和海关一样,最形象的指标也就是看排长龙的长短而已。至于警察当得多好,绝对是和卖票员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

如果龙的传人,传授的是排长龙,那么这个民族就呜呼哀哉了!如果到处看到中国人在排壮观的长龙,那么这个民族就成虫了。什么呢?因为这是卡穷卡死国家的怪物。

1990年代中期的深圳,皇岗口岸的货柜车(集装箱)经常是要排到笋岗路;二线关口的长龙经常也是要排个一里路。这意味什么呢?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这显示深圳的繁荣。这是最愚昧的思想!什么是繁荣呢?繁荣是资金快速地运转。货柜车都卡成长龙了,这算是什么水平的物流管理呢?物流管理最怕积压,连在明处的在途物资都尚且还积压成长龙,在暗处的物资该会积压到什么程度呢?这样的管理,资金运转得快呢?这些长龙难道不是卡穷国家的怪物吗?

其实不需要详细计算就知道这笔损失是非常大的。怎么说呢?我们公司从香港到深圳的运费竟然是和从新加坡到香港的运费差不多的。为什么从香港到深圳那么一点距离,运费竟然和从千里迢迢,隔山隔海的新加坡到深圳所索取的运费竟然是相同的呢?我找香港来的司机兴师问罪,司机大声叫喊:“我们一进深圳,就准备要过夜了。待一天是运气好,倒霉起来,恐怕要待上两三天呢?两三天我们到底能跑多少路,上下了多少货物呢?你说这笔帐应该是用距离还是用时间来计算比较合理呢?”

惭愧,这是香港货车司机都明白的简单逻辑呀!

从管理的角度观察,暴露的问题一般上都只是实际问题中冰山的一角。看不到的长龙肯定是要比看得到的长龙要长得多的。每一张申请表格,每一纸批文都是要排长龙的。一位搞货运的香港朋友问我知道海关的一位文员能亏掉国家多少钱吗?

我一向以为只有高职位的人才能亏掉大钱,真没想过一个小文员也能亏掉国家很多的钱呢?香港朋友接着说:“你只要到海关去,看看那些文员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夹,你就会体会我在说什么了。你可曾想过,那每一个文件夹里头所装的可能是几百、几千个货柜车呀!成千上万的货柜车就这样积压在文员的办公桌上,你看到了吗?”

管理过工厂的人都知道,工厂的操作最怕卡。一家中小工厂,只要稍为不留神,一年就要卡掉一千几百万的毛利,工厂的盈亏往往就决定于此。国家的管理难道不是也和工厂一样的吗?你说,没有管理概念的大小官僚能不把国家卡穷吗?

深圳难道不是中国的典范吗?

也许你会问:“深圳难道不是中国的典范吗?中国从1990年代中到现在,这十年来,中国和深圳的发展不都是挺好的吗?如果你说的是成立的,这些发展和繁华怎么可能发生呢?”

(未完待续)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