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力避东部环境代价

2013年11月12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东部的环境治理不能以西部发展污染为代价。在西部GDP增速和环境污染日益同步的现实下,如果调控和监管到位,加上东部的经验,西部或许可以避免东部式的污染。

今年以来,全国性城市雾霾天气引发了公众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和治理的呼声。雾霾原因很多,包括汽车尾气、城市建设、地形构造等等,但大量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主要原因。国务院9月12日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由于解决雾霾的具体抓手是控制东部能源消费,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这也使得雾霾天气成为了推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契机。

然而,不能不看到,由于我国清洁能源短期内仍然难以满足我国经济未来较快速度发展需要,西部常规能源的开发需求加大和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的现实,使得国家宏观层面必须及早政策调控予以引导,防止东部的环境治理的代价向西部转移,造成西部发展重蹈东部污染的覆辙。

我国污染治理将面临更大挑战

发达国家经验说明,收入与环境改善正相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越有能力降低环境的恶化程度。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向低污染生产转型,并加速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技术进步。

我国东部的发展经验与目前的环境治理,似乎也验证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但是,时过境迁,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空间、资源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大为不同了,因此我国环境治理的困难会更大。

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面临巨大的能源压力,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工业化的剩余可能不足以用来消除外部不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式的快速环境治理的可行前提是,可以选择充足和相对低廉的清洁能源进行煤炭替代。然而,我国除了煤炭之外,可以替代的选择并不多,而且气候变暖问题使得我国能源替代更加复杂化。

目前,东部的环境治理措施,主要针对能源消耗和能源结构。更简单地说,就是减少东部煤炭消费。当前,东部经济增长仍处于比较快的阶段,只要东部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西部能源开发就是必须的。

然而,我国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基数微小,核电发展缓慢,不可能满足东部的能源需求增长。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只有在电力需求稳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来进行煤炭替代。

所以,控制东部能源消费将导致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满足东部能源电力需求又同时满足东部环境治理要求,都需要依靠稳定的西部常规能源,而且基本上就是煤炭。因此,减少东部煤炭消费的直接后果是增加西部煤炭消费和污染排放。

治理污染过程中的东西部关系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和发展差异,类似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贸易的基本规律,东部高耗能产业和污染产业将逐步向西部转移,严格的东部环境污染治理会加速这一过程。西部有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充足的资源、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西部的环境成本和人口密度要远低于东部。

而且,环境污染的成本与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成正比,宏观的选择而言,如果我国整体污染不可避免,那么相对东部,西部的环境污染成本更低些。因此,即使是政府有意识地在政策上对高耗能的西部转移进行抑制或者管理,也无法改变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下的基本发展趋势。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