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公司员工10余天自救及恢复生产始末
5月29日晚间,根据长虹公司最新公布的情况,截至目前,长虹公司所有厂区的水、天然气供应正常,长虹网络公司、精密公司、器件公司、电子系统公司、新能源公司等,已经恢复生产。多媒体、空调等公司也基本恢复生产。与此同时,处于地震灾区覆盖范围的长虹公司介绍了其十余天的抗震救灾历程。
平时严格的消防安全演习起了重要效果
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在距离绵阳市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四川汶川县突发8.0级强烈地震。长虹公司相关人员回忆,12日14:28,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长虹员工虽然惊恐,却没有慌乱。企业平时严格的消防安全演习在此时起到了重大效果。剧烈的摇晃还未结束,保卫部人员各值守人员就已经奋不顾身扑向各安全门开锁,扑向水、电、气闸拉闸,“快跑”、“这边”、“到对面去”、“别站在那里”,人员的叫喊声不断。
短短两三分钟之内,总部3万多名员工,包括有上千人办公的商贸和技术中心两栋高层建筑内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到空旷的安全地带,没有发生一起人员踩踏等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不过,尽职尽责的保卫部员工却在危险度很高的建筑物旁边,同时做好员工的解释疏导工作,制止无关人员进入两中心、厂区各厂房,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震情稍微稳定后,财务、经营管理等部门就派出一支精干队伍,冒着巨大的风险进入建筑物内抢救重要财务票据、账单、信息资料和数据,保卫部人员也立即开始搜寻有无遗留人员、查看受灾情况。
小帐篷里指挥
站在马路上、广场上的员工们此时焦急地立即掏出手机打电话与人联系,但所有的通讯信号都已经中断。数分钟后,人们从广播中和断断续续勉强能收到的手机短信中得知:刚才以汶川为震中,发生了7.8级(当时快报震级)大地震。
长虹的公司领导们当时立即在技术中心门口的小广场迅速支起了几顶红色的帐篷,这正是震后第一时间迅速成立的长虹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指挥部由董事长赵勇任总指挥、总经理刘体斌任副总指挥,两部内部电话调转为指挥部电话,迅速布置企业抗震救灾工作。
此后的几日,这几顶帐篷成为了长虹本次抗震救灾各项决策的核心,指挥部彻夜不息的灯光成为了震后广大长虹员工和大量受灾群众的定心丸。
12日晚间开始有序自救
根据长虹公司事后的相关总结,12日下午16:00,长虹装备动力部门调度就位、车辆就位、发电机就位,组建各抢险队(电力抢险队、动力管道抢险队、设备抢险队)、班组就位,领导干部现场指挥,忙碌的救灾工作就此展开:为长虹总指挥部提供临时电力,确保指挥部照明、网络的正常和指挥部通讯畅通,抢险队立即实施架设临时电力系统,在网络、通讯系统掉电之前,临时电力系统投入了正常使用。
长虹绵阳本部有8个生活区,每个生活区指定了专门干部,来负责这个生活区的相应的人员协调、指挥、信息沟通以及相应的保障。 赵勇、刘体斌等公司领导分头带队视察住房、财产损失情况。
“只要我们全体长虹人团结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公司领导的喊话给了在 地震面前有些惊恐和茫然的长虹员工和家属极大的信心和安定感!
到5月12日晚间,迅速进入应急体系的长虹已经进入有序的自救阶段。
员工开始集中居住
5月12日当天下午,临时指挥部一成立,长虹公司领导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即查看公司员工和生产生活设施受损情况。这个时候,绵阳市区虽然有震荡,建筑物没有出现大面积倒塌,但水、电、气和对外通讯全部中断,长虹总部也无法及时获知全公司员工伤亡情况及房屋建筑受损情况。指挥部领导立即将小车班车辆集中,分派指挥部工作人员两人一组分乘,组成数支小分队到各生产厂区各员工住宅区了解情况
半个小时之后,企业受灾的基本情况、人员伤亡情况和房屋受损情况全部集中到长虹临时指挥部。“3万多名员工快速、有序地撤离,未出现重大伤亡,公司主要生产厂房及员工住宅未出现破坏性损害。”消息汇总后,长虹公司指挥部便立即着手安排在绵阳的数万名员工及员工家属的避震及安置问题,抽调30名中层干部分派到各家属生活区现场督导,组织疏散和安抚工作。
为了防止余震给广大员工造成伤害,12日晚到13日,长虹公司指挥部组织广大员工开始集中“居住”在空旷的地方,公共的大帐篷陆续在各生活区支起来。根据指挥部的指令,一岁以下的员工子女统一集中安置在长虹酒店北苑安全地点,提供食宿。大灾面前,广大长虹员工充分发扬出了长虹人的团结互助精神,各生活区指挥部值守中心人马24小时不停巡逻值班,安抚稳定员工及家属情绪。
解决吃住医三大问题
为确保长虹公司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长虹医院为员工临时居住点派出了医疗小分队,并为大家发放了预防药品,防止流行病情的发生。
为帮助那些住房已成危房,家中又有老人小孩的家庭,长虹公司临时指挥部安排为这部分员工定制了帐篷,确保他们在灾难面前也能“安居”。赵勇等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到各生活区发放帐篷,查看员工及家属临时安置情况,并现场调度指挥解决存在的问题。短短几天,长虹为内部员工搭建了遮阳蓬和1740余顶帐篷。
难能可贵的是,短短几天之后,情绪稳定下来的长虹员工不仅想到了自己的安危,也想到了受灾严重的北川、安县等地的受灾群众。一位来自长虹家属区的老人徒步行走了1个半小时,只为了将自己煮的18斤鸡蛋送到灾民手中。在安置北川中学师生的长虹虹苑影剧院、受灾群众集中的九州、南河体育馆,除了广大志愿者外,还见到了不少长虹员工家属捐钱捐物的身影,既有老人,也有小孩。
5月16日,长虹指挥部发出倡议书,倡议“虹色景苑”业主提供暂未入住的住房,为无法返回居所的员工提供过渡性住所。
“住”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指挥部面临的另一个大难题是总部几万员工和家属的吃饭问题。
首先派人出去买水,载回集团集中使用。物业公司清理库存,看食堂储备物资能够支撑员工多少天的口粮,长虹医院同时进行药品储备。
12日当天下午,各生活区开始给老人和小孩发放矿泉水和干粮。
13日一大早,赵勇、刘体斌等公司领导立即来到物业公司餐饮部部署解决餐饮问题,要求必须当天就为受灾的员工及家属和受灾群众送上热腾腾的饭菜。经过对锅炉系统的全面检修,同时积极与天然气供应单位协调,在灾后的第二天,恢复了食堂的蒸汽供应。公司餐饮部门全面开足马力,员工们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入室工作,厨师戴着安全头盔坚守岗位,通宵奋战为长虹员工蒸馒头、做面包。
5月13日,优先保证的水电气供应使得全公司员工及家属的吃饭问题得到保证。13日晚上,公司部分供电系统已经恢复,长虹家属区的供电已全面恢复。
据统计,5月12日以后,长虹公司为各生活区受灾员工送餐超过15.5万份,桶装饮用水9600桶。此后,长虹还开始向受灾群众和志愿者聚集的九洲体育馆、飞机场、火车站等地提供食物和药品。
为防止灾后发生重大疫情,长虹抗震救灾恢复生产指挥部于5月16日晚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止会议,成立了灾后防病小组,制定了长虹公司抗震救灾疫情防治方案并积极开展防疫工作。
16日开始生产恢复阶段
作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支柱企业,长虹2008年的经营目标是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从一季度来看,产品市场销售形势喜人,集团总部的生产线都开足马力生产,完成全年目标开局良好!
无疑,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人们对此有了担心。长虹绵阳总部的损失情况严重吗?生产经营是否中断?什么能恢复生产?完成原定全年方针目标还有无希望?
地震一发生,为确保安全,指挥部决定长虹公司总部生产暂时停止,并立即安排处于广东、江苏、长春等地的生产基地调整生产计划,增加产量,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指挥部决定,待地震灾害警报解除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总部将及快组织恢复生产。
灾后一个半小时,虽然通讯瘫痪,交通阻塞,但长虹的整个生产恢复系统在短时间内就开始有效运转起来。物资部、动力装备公司、物流公司、物业公司等以及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等平台部门都围绕恢复生产快速展开工作。
5月15日公司OA、邮件、网站、网络系统、ERP/海外ERP/CRM/条码系统恢复。当天下午,长虹召开专题会议,组建抗灾恢复生产指挥部,由总经理刘体斌任总指挥,进行恢复生产评估、恢复准备,受损情况统计汇总;并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接收人员安置。
5月16日起,长虹公司人员全体到位,并在商贸中心一楼设立各临时办公点,恢复临时办公。一方面详细清查统计资产受损情况,各单位对生产设备、仪器仪表进行全面检查,简单恢复,对精密设备和仪表,进行全面调试、修复,并根据受损严重程度,预估恢复生产进度时间安排;另一方面确定公司首批恢复生产工作重点。组织分批检查厂房和员工住宅楼,排查安全隐患,对公司基础类能源供应系统(水、电、气)进行全面紧急检查、抢修,确保恢复能源供应。
5月16日下午4点,长虹公司灾后复工仪式在绵阳长虹家电城601厂房彩电生产线上举行,这标志着长虹集团已进入生产恢复阶段。
时间指向5月18日,经过近50名抢险队员的6个日夜奋战,动力恢复90%以上,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和居民的生活基本得以保障。
22日,虹欧公司获得了绵阳市府关于恢复在建工程施工的批复,开始全面恢复PDP工程部分的建设工作。当日,虹欧立即召集200多家施工单位现场会议,全面安排近期施工工作,以保障长虹PDP项目大日程计划的顺利推进。
根据长虹公司最新公布的情况,截至目前,长虹公司所有厂区的水、天然气供应正常,长虹网络公司、精密公司、器件公司、电子系统公司、新能源公司等,已经恢复生产。多媒体、空调等公司也基本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