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冷链配送鲜蔬果 客商云集新“菜市”
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在彭州,以建设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抓手,多方协力打造新型大流通平台,描绘出一幅农副产品现代化生产销售的蓝图。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
4月3日一大早,彭州市濛阳镇街头,几辆满载着新鲜莴笋的货车已经排列成队,即刻发往成都市的直供菜市场。
配送方成都市建稚农业发展公司的董事长沈鉴表示,每天早晨公司都会将前一天采集好的各类蔬菜,直接送到位于成都市区的5家直供菜市场,早上7点就可以摆上菜摊销售了。
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流通环节的额外开支,直供菜市场的菜价比其他菜店普遍低3成左右;另外,检测机构还可以迅速追溯到蔬菜源头,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安全、生态、无公害。2010年底,成都市首家直供菜市场益民菜市川棉厂店开张以来,直供菜市场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今年春节期间,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彭州向成都市不间断供给蔬菜,其中通过直供菜市场输入成都的蔬菜每天就有数百吨,基本保证了蔬菜市场的稳定和市民生活对蔬菜的需求。
今年,还将有15家彭州蔬菜直供菜市场在成都主城区布点。彭州市农村发展局局长张强表示,为保障旺季蔬菜的持续供给,彭州市已建有2万吨储藏能力的低温充氮气调库,计划新建2万吨储藏能力。张强说:“彭州蔬菜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在夯实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上,引进先进包装、冷藏技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成都市去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示范内容之一便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彭州将借这一契机,重点打造西部最大的蔬菜物流基地——濛阳农产品物流产业基地,为成都、西部乃至全国提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彭州市委书记韩轶说。
韩轶介绍,彭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将集中在集成式平台搭建、冷库建设、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培育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冷链处理能力等方面。在濛阳镇,投资5亿元占地1000亩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第一期工程已落成。濛阳农产品物流产业基地的交易平台已具雏形。
从农贸市场到流通平台
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雨润集团与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共同建设的农副产品流通平台。江苏雨润控股集团区域投资总经理赵华煊表示,建设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要改变过去的小流通面貌,以工业产品的营销思路经营农产品,变小农贸市场为大流通平台。
“彭州有67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还有广阔的市场腹地,辐射成都、德阳、绵阳地区3000万人口。”赵华煊说,“但是长期以来成都缺少一个能同时对接农副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现代化平台。”建设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要打造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实现农副产品经营的标准化作业、规模化采购、点对点配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