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些,你还想在暖通界混?
最近几年,建筑领域最火的关键词非“绿色建筑”莫属,一个庞大的产业就此诞生。对于中国暖通行业乃至舒适家居行业的企业来说,力推绿色建筑自然是一个大好机会。2015年,我国将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50%以上新建房地产项目达到绿色标准,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其中自2014年起我国由政府投资的建筑更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那么,在绿色建筑大好机遇面前,哪些企业受益最大呢?
节能热源成大赢家
新标准明确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从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和新增加的施工管理7大维度展开评价。其中,“节能与能源利用”这一指标在设计和运行量大环节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所占权重最高,分别占24%、28%、19%、23%比重,足见节能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符合能源利用发展趋势的产品有望成为“爆款”
按照这一标准,对中国供暖界来说,节能性能高、符合能源利用发展趋势的产品有望获得更大市场。这些产品包括冷凝式壁挂炉、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等,典型品牌包括伯爵、BAXI、庆东等壁挂炉品牌的冷凝系列产品,以及博瑞空气源等品牌。
节能末端有大好前景
节能末端同样有望配合节能热源成配套大赢家。这类末端中主要包括辐射供暖供冷(毛细管等)等地面(墙体、顶棚)辐射系统以及新一代的散热器末端,典型品牌包括RDZ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意乐散热器、天脉远红外地暖模块等。
控制系统日子更好
在节能热源和末端有大市场后,控制系统自然日子也会更好。供暖系统节能是系统的节能,这对控制企业如阀门、分集水器、温控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开发企业来说都是机会。这类企业典型品牌包括曼瑞德、福建亿林、欧普乐、纪腾智能等。
新风系统机遇空前巨大
新标准沿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采用的技术措施包括安装新风监控系统。可以想象,随着新标准的大力执行以及全民对雾霾的高度关注,新风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该领域典型品牌如百朗、布朗、松下、欧科格林等,后期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