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做民族工业的旗帜
2016年,一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让格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焦点。也因此,2016年中国制冷展上的格力展台分外热闹。除了冰蓄冷离心机、学术交流会以及“金叶轮奖”资格预审公示外,格力还展出了包括螺杆并联机组、低温模块机、GMV多联机、家用中央空调、空气源热泵、厨房空调、卫浴空调、智能装备、工业制品等在内的各类产品,充分展示了格力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领先的冰蓄冷离心机
在制冷行业,离心机产品一直是展示品牌技术和实力的代表,格力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当仁不让的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之一。自从被鉴定为“国际领先”之后,这是格力冰蓄冷离心机的第一次对外亮相。
格力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最高制冷量达到3000RT,在-6℃出水制冰工况下COP高达4.59,在空调工况下COP高达6.6,超国家一级能效,IPLV高达11.17,全工况提升3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潘云钢总工如此评价:“格力是令人钦佩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每年都有新的离心机产品推出。国内的离心机市场一直是国外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起步晚一些,双工况的离心机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在民族品牌上做到国际领先,我无法评价这个意义有多大。格力对民族工业来说是一个旗帜。”
格力电器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黄辉表示:“格力做永磁同步电机离心机已经很多年了,对于格力来说是中国第一个做这个产品的,在技术上经历了一代一代的不断发展,从最早的永磁同步离心机,到核电离心机,再到冰蓄冷离心机,格力是目前离心机领域系列最全、冷量范围最广的品牌。格力不仅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在产品可靠性方面也有很多创新,使格力的产品成为非常可靠的设备。同时,格力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是对离心机组整个系统如何更好的节能进行研究。”
冰蓄冷离心机利用夜间电力负荷低的时段运行空调主机制冰,将冷量以冰的方式储存起来,而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停运制冷主机,通过融冰将夜间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从而满足用冷单位的负荷需要,解决电网供电压力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为用户节约电费,降低使用成本。对此,潘云钢认为:“冰蓄冷离心机最大的优势是削峰填谷,但是,它的最大效益不是在空调领域,而是对社会电网的贡献。如果采用冰蓄冷对投资方节约了1分钱,那么它对于国家电网来说则节约了7分钱,对国家电网的效益贡献更大,我们可以少建发电厂,少烧燃滤,减少污染。因此,这样的设备和系统会随着建筑体量的越来越大变得普及。”
完全自主研发的压缩机
作为组委会特邀参展商,格力工业制品以单独的展台携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新元电子、格力电工、智能装备等5大类产品高调亮相2016中国制冷展。凭借众多创新技术及良好口碑,格力工业制品吸引了全场目光,成为展会焦点。
压缩机作为中央空调主机的核心零部件,在整个制造链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各品牌在机组性能方面的表现已经相差不大,但在核心零部件尤其是压缩机领域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离心机领域,在国内中央空调行业发展之初,外资品牌依靠离心式压缩机产品的垄断优势迅速扩大市场并成为主导品牌,国产品牌受制于外资品牌对离心式压缩机的保护和技术水平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介入离心机领域。
在离心式压缩机方面,格力再一次走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格力电器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黄辉向艾肯空调制冷网自豪的表示:“格力的所有离心机产品全部使用了格力自己生产的离心压缩机。在螺杆机组方面,格力自有压缩机的比例也将超过一半。在中小型机组方面,其中转子压缩机也基本都是格力自己生产的,仅仅留了很小的一部分由外面供给,希望通过与对手的竞争使格力的压缩机做的更好。在涡旋压缩机方面,今年格力就能用到自己生产的双级增焓压缩机。”
在家用空调领域,以格力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从行业内部挖掘“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被业界誉为突围之策,其核心在于他们对上游核心零部件压缩机的整体布局。如今,他们将这一做法引入到中央空调领域并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在艾肯空调制冷网2016年报告中,国产品牌在离心机组市场占有率继续得以提升。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市场发展表明,未来中央空调主机制造企业的竞争,一定将聚焦于产业链,只有全面掌握产业链优势,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事实上,产业链整合一方面可以使整机厂商有效控制和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在面对原材料涨价、利润下滑、竞争状况恶化的环境时有效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整机的“心脏”,压缩机技术往往代表整机的技术水平,通过对压缩机领域的布局,整机厂商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在业界也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因此,未来中央空调市场的竞争,拥有完全自主研发压缩机的格力,已经跑在了所有品牌的前面。
格力的工匠精神
在格力展台,格力智能机器人——人机五子棋大战展区收获了本次制冷展最多的关注,现场人气爆棚,前来询问的人员也络绎不绝。此外,格力展台还有两个机器人手持显示屏用于产品性能的介绍。格力电器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黄辉则表示:“这些机器人都是格力自主研发生产的,目前只供应格力内部,暂未对外销售。在格力工厂还有更多智能化更高的机器人,比起人工,自动化设备能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除了格力手机之外,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显然更加神秘。去年4月,格力宣布与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ABB合作,进军智能制造。日前,格力又在湖北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加上在珠海打造的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目前,格力装备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品已超过100种,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拥有70余项设计专利。
对于艾肯空调制冷网关于专利的问题,格力电器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黄辉表示:“2015年,格力电器在研发和专利方面继续增长,根据权威部门统计,2015年格力在发明专利方面排名全国第九。这还只是以格力电器名义申请的发明专利,事实上,我们除了格力电器这个公司名称外,我们还有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以及工程中心这些独立法人申请的专利,如果加上这些,我认为格力的名次还要再往前排。”
黄辉表示:“空调领域大的发展方向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是节能,第二是舒适性,第三是智能化。格力在这次制冷展上还展示了很多热泵技术,在零下25℃的环境下,格力多联机能够做到不衰减。格力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费用,为了模拟机组的实际使用工况,我们把整个2层楼的房子建到了实验室里面,通过下雪来研究机组冬天的具体工况和采暖舒适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吴德绳给予格力“工匠精神“的高度评价。他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我去过格力多次,既见证了格力为行业贡献了很多好产品,也从格力科研人员身上感受到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节能、环保是民族企业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格力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未来我相信格力会再次为行业带来惊喜,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