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有力支点
日前,在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联合主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智能建筑电气传媒机构承办的“第二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技术发展论坛暨影响中国智能建筑电气行业2013年度优秀品牌评选颁奖典礼”上,相关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建筑电气的节能市场规模、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从中探寻未来电气节能的发展方向。
政策发力,推动节能向纵深发展
会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助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欧阳东表示,目前,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我国的三个“耗能大户”。我国每年新建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当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在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属于高耗能建筑。
曾参与过多个节能改造项目的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珍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既有建筑在中国的数量很大,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目前,政府在建筑节能领域,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8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完成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这些来自政策层面的消息,明确了建筑节能的任务和方向,也为身处其中的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欧阳东在会上表示,预计到2015年末,建筑节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