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背后蕴藏战略商机

2004年06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时下,我国各地已进入炎炎夏日,为远离酷热,人们越来越多地躲进室内享受着由空调文明带来的清凉世界。而此刻,各种有关“限电”、“拉闸”、“能源危机”等耸人字眼,也不时通过各种传媒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珠海市一公司新近的一项重大发明,使空调器在吃进电力为我们制造清凉的同时,让向室外排放热能室外机“下岗”,将热能循环再利用,为减缓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压力提供广阔的前景。目前,这一蕴藏着战略性商机的新技术已引起了全球家电及能源界的高度关注,期待国家牵头进一步深度开发并将尽快将其产业化。 一项世界领先的“热水空调”技术 最近,记者在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珠海共兴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的空调器在自如地向室内吹冷的同时,却不见其分体室外风机的踪影,在取外室外机“光荣下岗”的新行当,是一套共兴公司自主研发的空气热能转换设备,与空调配套的空气热能转换设备,再也不向室外排放热气,而是随时提供95摄氏度以上的热水。 工作人员戏说,现在经过改造后的空调摇身一变成了“热水空调”了,“热水空调”不仅照常地为室内制造清凉世界,又随时提供热水,使其达到制冷、供暖、储能、供热水“一机四用”的效果,而且还节约用电。据测算,“热水空调”比常规热水器节电75%,比用油、气取热节约50%的费用。这项技术本身不消耗任何能源,但能大幅节约能源,具有不是能源、甚是能源的优点。 这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新技术,由原珠海市委常委、原珠海西区党委书记钟华生退休后牵头研发成功。据该技术发明者、珠海共兴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霆介绍,这技术的的关键原理在于:利用空调机制冷时的排热,将其现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同时提高其3倍以上的功率,然后再通过热泵的原理,制造95度以上的热水,使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同时排放的热废气成为再生能源,循环利用。 目前,该公司研发的这一新技术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定,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家认为,该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朱冬生教授说,据美国去年8月份的公告称,目前全世界利用空气热能的通常水平只有50—60摄氏度,而共兴公司研发成功的空气热能技术及系列产品,在传统热能技术基础上有了重大突破,利用热泵原理达到101摄氏度的制热水平,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空调热能技术蕴藏重大战略商机 专家论证后认为,珠海共兴公司的“热水空调”新技术,对需要供暖、制冷、储热能、供热水的工业、公用设施、家居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随着其普及应用,将大幅改变现在家电结构。华南理工大学朱冬生教授、清华大学张子云教授等国内著名的物理学专家对该项新技术进行考察后认为,这是一项宝贵的跨学科技术,在能源利用和家电升级领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这两位专家表示,该项技术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和污染这两大“世界难题”。目前世界上用于制热的能源已占总量的33%,如果这技术可以推广利用,人类在热水利用方面就可以省下大量金钱。它通过回收空调机排放的热气,对治理城市“热岛效应”效果明显,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可谓“一箭又雕”。 对我国来说,更是前景广阔,可创造数以千亿元计的经济效益,并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张子云教授认为,我国每年生产的热水器2000万台,拥有各种热水器1亿多台,消耗能源巨大。以珠海为例,据调查,该市每人每年消耗热水费用500元以上。珠海有120万人口,每年耗资达6亿元。全国13亿人口,更不得了,一年至少花6000亿元。目前,我国已是能源消耗大国,仅原油一年就有一半要靠进口。现在我国每年收缴的税收最多也不过3万多亿元,而这项“无燃”热能技术一推广就可省上几千亿元,还可减小能耗和污染。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短缺和加强环保的相重压力,国家每年要用33%的能源来制热,这项空调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如果能得到广泛运用,将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每年也可为老百姓节约数千亿元的能源费用和家电费用支出,具有重大的战略推广价值。 建议国家牵头深度开发并产业化 据钟华生介绍,对于这一新技术,珠海共兴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已进行初步的深度开发,已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瞩目。该公司已研发出GX系列家电产品,主要是利用空调机的排热,通过空气热能技术达到制冷、供暖、储能、供热水的应用效果。其中,储能式空调器、利用空调排热的动力装置、空调型热水锅炉三项技术已于2003年4月先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并已通过权威专家的论证。2003年9月在东莞举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展览会上,共兴公司的空气热能技术及产品引起了家电领域厂商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共兴公司已经发放了部分产品在珠三角、华东、西北等地区定点试用,反应良好。 现在,广东省中山、顺德几家国内著名的空调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胜利的巴厘岛的一冷气供应商一下子就前来订购了5000台。马来西亚一华侨获悉这一新技术后,立即向该国能源部反映,马政府很感兴趣,马上叫人带了一个专家团来考察,认为这是重大科研成果。 朱冬生教授、张子云教授等专家建议,对于这一在国内外都是首创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能源技术,国家有关方面应牵头推动,将这一技术继续深化,并将这一技术尽快产业化。 钟华生也表示,作为一家年轻的民营企业,共兴公司在深化这一技术方面亟需国家在人才、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扶持。他说:“现在公司最大的目标是让这项新技术走向市场,成长为新产业。为了加快发展并普及运用,公司愿将最新技术贡献给国家。”(完) 信息来源:新华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