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2012年12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近年来,吉林省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指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样板工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省松原市哈达山水利枢纽调控指挥中心综合楼,虽然看不到暖气片,但室内却暖意融融,原来,这栋办公楼采用的是土壤源热泵空调和太阳能热水相结合的新方式,将可再生能源应用到建筑中,实现供热和节能减排一举两得。

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土壤源热泵空调和太阳能热水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供暖和制冷,还可以为建筑提供24小时的客房洗浴和生活热水,相对于使用传统方式,每年运行费用每平方米可节省30元,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316吨。

作为吉林省内最大的土壤源地源热泵项目——吉林省图书馆于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该图书馆也是吉林省内第一家在建筑物地基下采用打井方式的地源热泵。“这个地源热泵系统一个采暖期可以节省近1000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00吨。”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以前他们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取暖供暖费是36元/平方米,现在用地源热泵取暖用电费折算下来20元/平方米,一个采暖期可节省96万元;以前夏季用空调费用是17元/平方米,现在用地源热泵制冷大约只需要12元/平方米。吉林省图书馆地源热泵的投入使用也为吉林省地源热泵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从吉林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了解到,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全省采用地源热泵技术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达420多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建筑面积达1400多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建立了省级示范项目补助机制,今年吉林省财政预算2000万元用于示范项目建设,下达示范项目11个,总补助资金40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大安市、敦化市和珲春市(增量)列入国家示范县建设,推广示范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获奖励资金3050万元;加大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规模,新增国家示范项目两个、961kWp,获补助资金528万元。此外,吉林省还完善了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组织编制了《地源、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

此前,出台的《吉林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指出,吉林省将全面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方案》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吉林省建筑节能要形成1665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节约744万吨标准煤;到“十二五”期末,居住建筑执行节能75%、公建65%设计标准;设计阶段标准执行率100%,施工阶段99%以上。同时,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节约556万吨标准煤;力争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以上,形成1.5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